天安字典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

时间: 2025-05-14 17:03:37

诗句

上阁还旌节,明廷觐冕旒。

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

远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

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7:03:37

诗词名称: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

作者: 林逋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上阁还旌节,明廷觐冕旒。
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
远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
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


白话文翻译:

在高阁上迎接他的归来,朝廷上他将会见皇帝的冕旒。
清澈的溪水倾洒在华丽的席子上,虫子压坏了归航的小舟。
远方的风俗如今没有争讼,闲置的田地也迎来了秋天。
他将在公期中讨论封爵的赏赐,应该恭敬地拜见富裕的乡侯。


注释:

字词注释:

  • 上阁:指在高处的阁楼,迎接归来的王舍人。
  • 旌节:旌旗和节杖,象征官职和权力。
  • 冕旒:皇帝的冠冕,象征至高无上的地位。
  • 清溪:指清澈的溪水。
  • :倾泻,倾洒。
  • 蠹简:虫蛀的书简,形容舟上的书籍受损。
  • 远俗:远方的风俗习惯。
  • 公期:公事的时间,指讨论官职的时刻。
  • 富民侯:富有的地方官,象征权贵。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冕旒”象征着对皇权的尊重和对官员的礼遇,反映了当时宰相对地方官员的关注。
  • 诗中提到的“闲田亦有秋”,反映了农村的宁静生活和丰收的季节,暗喻安定的社会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林逋(967年-1028年),字君复,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歌以清新自然、意境优美见长,尤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隐士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林逋送别朋友王舍人时,王舍人刚刚完成在两浙的任职,准备回朝廷。诗中反映了对王舍人前途的美好祝愿,同时也隐喻了对社会安定与和平的向往。


诗歌鉴赏: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以清雅的笔调描绘了一个官员归朝的场景,蕴含了对友人的深情祝愿和对社会安宁的期盼。全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第一句“上阁还旌节”即以高阁迎接王舍人的归来,表达对其成就的肯定。

第二句“明廷觐冕旒”则把目光转向朝廷,暗示王舍人将会受到朝廷的重视与赏识。接下来的“清溪倾绮席”描绘了一幅清幽秀美的自然图景,既是对归途的描写,也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在此之后,诗人提到“远俗今无讼”,表现出国家的安定与和平,展现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社会生活画面。

最后两句“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意在祝福王舍人能够在朝廷中获得应有的荣誉和地位,强调了诗人对友人的美好期许。整首诗情感浓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国家前景的希望,展现了林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上阁还旌节:高阁上重新悬挂起了旗帜,象征王舍人的归来与荣耀。
  2. 明廷觐冕旒:王舍人将在朝廷上见到皇帝,代表着他即将获得的荣誉。
  3. 清溪倾绮席:清澈的溪水倾洒在华丽的席子上,展现归程的美好与宁静。
  4. 蠹简压归舟:虫蛀的书简压在归航的小舟上,暗示王舍人在任职期间的辛劳与困扰。
  5. 远俗今无讼:如今地方风俗和谐,几乎没有争讼,体现了社会的安定。
  6. 闲田亦有秋:闲置的田地也到了丰收的季节,象征着安定的生活。
  7. 公期论爵赏:即将到来的公事中将讨论封爵和赏赐,暗示王舍人将在朝中获得重视。
  8. 当拜富民侯:希望他能恭敬地拜见富裕的地方官,代表着对权贵的尊重。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构成了和谐的对比。
  • 意象:通过自然意象如“清溪”、“闲田”,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国家安定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谐的关注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位与荣耀。
  • 冕旒:皇权与权威的象征。
  • 清溪:纯净与宁静的自然意象。
  • 闲田:丰收与安定生活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冕旒”象征什么?

    • A. 农田
    • B. 皇权
    • C. 友情
    • D. 自然
  2. 诗中“远俗今无讼”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乡村的厌恶
    • B. 对社会安宁的赞美
    • C. 对官员的批评
    • D. 对友人的怀念
  3. 诗中提到的“清溪”暗示了什么?

    • A. 归途的艰辛
    • B. 自然的美好
    • C. 社会的动荡
    • D. 个人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林逋的《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体现了对友人的关怀与祝福,但林逋更侧重于社会的安定与和谐,而杜甫则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秋日湖西晚归舟中书事 送善中师归四明 寄太白李山人 汴岸晓行 赠张绘秘教九题·诗笔 监郡吴殿丞惠以笔墨建茶各吟一绝谢之·茶 僧有示西湖墨本者就孤山左侧林萝秘邃间状出 留题李休山居 山阁偶书 清河茂才以良笔并诗为惠次韵奉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而字旁的字 心爽神怡 宂率 麦舟之赠 包含兔的成语 超今冠古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心字底的字 乌合之众 岫壑 专心一致 毛字旁的字 调虎离窠 门字框的字 包含雾的成语 情场 湿浸浸 匕字旁的字 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