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48: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34
十年四海不解甲,一日三秋更忆君。
别后光阴逐流水,老来踪迹似浮云。
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
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
十年间漂泊四海,未曾卸下战甲;一天的分别,仿佛三年的时光更让我思念你。离别后光阴如流水般匆匆,年老时的踪迹像浮云一样飘渺。心中怀有壮志豪情虽然依旧在,但眼前却被风尘遮蔽,头上却再难相聚。眼前满眼新添的战骨,何时才能看到曾经的将军再起?
逐句解释:
十年四海不解甲:十年间游历四方,没有卸下过战甲。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漂泊与艰辛。
一日三秋更忆君:一天的分别,感觉像过去了三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别后光阴逐流水:离别后光阴如流水一般迅速流逝。
老来踪迹似浮云:年老时的踪迹如浮云,表示时光流逝,难以追溯。
心怀丘壑情虽在:心中仍然怀有壮志豪情。
眼暗风尘首重分:眼前却因风尘而模糊,重重阻隔难以再聚。
满眼尚添新战骨:眼前看到的都是新的战斗遗骸。
何年真起故将军:不知何年才能再次见到昔日的将军。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0年-1145年),字子华,号紫芝,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情壮志、抒发爱国情怀著称。周紫芝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具有简洁而深刻的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紫芝生平充满风雨的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寄情于国家与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星源逢仲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十年漂泊与一日思念的对比,展现了他心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十年四海不解甲”引入,彰显了诗人身为将士的责任与坚守,表达了即使四处漂泊,心中仍对战斗充满热情。
接下来,“一日三秋更忆君”一句,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后思念的强烈。该句通过时间的夸张手法,强调了思念之情的绵长与深重。紧接着,诗人以“别后光阴逐流水”来感叹岁月的无情,展示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全诗通过“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强烈对比,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沉重感受。结尾的“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更是将思念朋友与对战斗的渴望结合,表达了对故友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绘,传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友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十年四海”指的是什么?
“一日三秋”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心怀丘壑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星源逢仲 其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但周紫芝更加强调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责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淡淡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