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星源逢仲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3:48:34

诗句

十年四海不解甲,一日三秋更忆君。

别后光阴逐流水,老来踪迹似浮云。

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

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48:34

原文展示:

十年四海不解甲,一日三秋更忆君。
别后光阴逐流水,老来踪迹似浮云。
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
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

白话文翻译:

十年间漂泊四海,未曾卸下战甲;一天的分别,仿佛三年的时光更让我思念你。离别后光阴如流水般匆匆,年老时的踪迹像浮云一样飘渺。心中怀有壮志豪情虽然依旧在,但眼前却被风尘遮蔽,头上却再难相聚。眼前满眼新添的战骨,何时才能看到曾经的将军再起?

注释:

逐句解释:

  • 十年四海不解甲:十年间游历四方,没有卸下过战甲。形象地表现了作者的漂泊与艰辛。

  • 一日三秋更忆君:一天的分别,感觉像过去了三年,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

  • 别后光阴逐流水:离别后光阴如流水一般迅速流逝。

  • 老来踪迹似浮云:年老时的踪迹如浮云,表示时光流逝,难以追溯。

  • 心怀丘壑情虽在:心中仍然怀有壮志豪情。

  • 眼暗风尘首重分:眼前却因风尘而模糊,重重阻隔难以再聚。

  • 满眼尚添新战骨:眼前看到的都是新的战斗遗骸。

  • 何年真起故将军:不知何年才能再次见到昔日的将军。

典故解析:

  • “四海不解甲”反映了古代士人或将军在战场上的誓言与决心,意指即使远行也不忘身为战士的责任。
  • “一日三秋”出自《汉乐府·长歌行》,意为思念之情强烈,时光冗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周紫芝(约1080年-1145年),字子华,号紫芝,南宋时期的诗人,其作品多以豪情壮志、抒发爱国情怀著称。周紫芝的诗歌风格受到唐诗的影响,具有简洁而深刻的特色。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周紫芝生平充满风雨的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寄情于国家与个人的命运,表达了对故友的怀念与对往昔岁月的追忆。

诗歌鉴赏:

《星源逢仲 其二》是一首充满了忧国忧民情怀的诗作,诗人在这首诗中通过对十年漂泊与一日思念的对比,展现了他心里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的开头以“十年四海不解甲”引入,彰显了诗人身为将士的责任与坚守,表达了即使四处漂泊,心中仍对战斗充满热情。

接下来,“一日三秋更忆君”一句,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后思念的强烈。该句通过时间的夸张手法,强调了思念之情的绵长与深重。紧接着,诗人以“别后光阴逐流水”来感叹岁月的无情,展示了对过去的追忆与对现状的无奈。

全诗通过“心怀丘壑情虽在,眼暗风尘首重分”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之间的强烈对比,既有对理想的追求,又有对现实的沉重感受。结尾的“满眼尚添新战骨,何年真起故将军”更是将思念朋友与对战斗的渴望结合,表达了对故友的惋惜与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鲜明,通过对时间、空间的描绘,传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十年四海不解甲:突显了诗人十年的奋斗与牺牲。
  • 一日三秋更忆君:强化了思念的情感。
  • 别后光阴逐流水:流逝的时间如水,再难以追回。
  • 老来踪迹似浮云:年华已逝,感叹人生无常。
  • 心怀丘壑情虽在:虽心中有志,但现实却不如意。
  • 眼暗风尘首重分:反映了外部环境的压迫感。
  • 满眼尚添新战骨:描绘了战斗的惨烈与新生的希望。
  • 何年真起故将军:表达了对故友的希冀与对重聚的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岁月比作流水,突出时间的迅速流逝。
  • 夸张:如“一日三秋”,强调思念之深。
  • 对仗:上下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友的思念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忧虑,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战甲:象征着忠诚与责任。
  • :象征思念与时光的流逝。
  • 流水:象征时间的无情。
  • 浮云:象征生命的短暂与变化。
  • 战骨:象征战争的惨烈与牺牲。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对历史的思考、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十年四海”指的是什么?

    • A. 十年内游历四方
    • B. 十年内不断作战
    • C. 十年内未曾休息
    • D. 十年内未曾回家
  2. “一日三秋”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思念的深切
    • B. 时光的流逝
    • C. 友情的珍贵
    • D. 战争的残酷
  3. 诗中提到的“心怀丘壑情”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 A. 对故友的思念
    • B. 对理想的追求
    • C. 对现实的无奈
    • D. 对国家的忧虑

答案:

  1. A
  2. A
  3. B, C, D(均为正确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周紫芝的《星源逢仲 其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表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但周紫芝更加强调了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责任,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友人前途的祝福和对离别的淡淡忧伤。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但都深刻地反映了古代士人的情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周紫芝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挽杨玉溪 闻吴山钟 题李锐父所藏陈所翁龙轴 满江红(送郡守美任) 谢久轩蔡先生惠墨九首 沁园春(送友人补太学) 和松窗主人荐墨客诗 送别张倅 登北高峰 殿直求赋状元游六街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神枪手 包含牍的成语 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研几探赜 釒字旁的字 矢尽兵穷 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化性起伪 兀字旁的字 包含翅的成语 自肥 生遂 猬集 旷日累时 大江南北 月旗 言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