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伯时画顿尘马》

时间: 2025-07-12 19:23:24

诗句

竹头抢地风不举,文书堆案睡自语。

忽看高马顿风尘,亦思归家洗袍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9:23:24

原文展示

题伯时画顿尘马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竹头抢地风不举,
文书堆案睡自语。
忽看高马顿风尘,
亦思归家洗袍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竹子在风中摇摆,似乎无法抬起,文书堆满了案桌,我在上面自言自语。忽然看到高大的马在风尘中停下,心中也生出归家的念头,想洗去身上的尘土和衣裳。

注释

  • 竹头抢地:竹子顶端在风中摇曳,形容风势不强,竹子不高。
  • 风不举:风势微弱,无法将竹子吹起。
  • 文书堆案:案桌上堆满了文书。
  • 睡自语:在文书堆上打盹,梦中自言自语。
  • 高马:指高大的马匹。
  • 顿风尘:停下来的马匹,身上沾满了风尘。
  • 思归家洗袍袴:想回家洗去身上的尘土,换上干净的衣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居士,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苏轼的好友,属于“苏门四学士”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著称。他的诗歌语言清新,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个体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其仕途坎坷之际,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竹头抢地风不举”开篇,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竹子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是对周围环境的无奈和对生活的反思。接着“文书堆案睡自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处于忙碌的官场生活中,文书的堆积象征着繁重的工作和责任,诗人不得不在这样的环境中虚度光阴。

而“忽看高马顿风尘”则是场景的转折,诗人突然看到高大的马匹因风尘而停步,这一幕引发了他心中对归家的渴望。最后一句“亦思归家洗袍袴”表达了他对平静生活的追求,洗去尘埃、换上干净衣物,象征着对清净、纯朴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描绘外部环境与内心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思考和对归隐生活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头抢地风不举:竹子在地面上摇曳,风势微弱,表现出一种无力感。
  • 文书堆案睡自语:文书堆积如山,诗人疲惫至极,只能在这堆积的文书中自言自语,暗示对繁忙生活的无奈。
  • 忽看高马顿风尘:突然看到高大的马匹停下,象征着一种停顿与选择。
  • 亦思归家洗袍袴:心中生出归家的念头,想要洗去身上的尘土,意象丰富,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头”与风的无力对比,表现出环境的静谧和诗人的内心状态。
  • 对仗:例如“风不举”与“睡自语”构成对比,强调外界与内心的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官场生活的反思与对归隐田园的向往,表现出诗人对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淡然而深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坚韧与柔弱,反映了诗人面对生活的无奈。
  • 文书:代表繁忙的官场生活,象征责任与负担。
  • 高马:象征自由与归属,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竹头抢地”的意思是: A. 竹子高耸入云
    B. 竹子在地面上摇曳
    C. 竹子被风吹倒

  2. 诗人看到高马后产生的情感是: A. 惊讶
    B. 归属感
    C. 无所谓

  3. 诗中表达的主题主要是: A. 对繁忙生活的满足
    B. 对归隐生活的向往
    C. 对友人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可以将黄庭坚的这首诗与王维的《鹿柴》进行对比,二者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黄庭坚更强调对官场的厌倦,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之美的描绘。

参考资料

  • 《黄庭坚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沁园春·有鹤东来 沁园春·余与缪函九同时有亡儿之戚,填词属和 沁园春 沁园春 春望 沁园春三首 其二 沁园春二首 其二 沁园春 止酒效稼轩体 沁园春 落花 沁园春 寄刘光裔都事 沁园春•酒后作歌与擎庵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潮鸣电掣 瓦影龟鱼 克字旁的字 其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高兴兴 遗绪 寸字旁的字 包含圾的词语有哪些 尽欢而散 鱼舟 焦眉皱眼 目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包含晦的词语有哪些 峤外 单刀直入 微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