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呻吟斋睡起五首呈世弼》

时间: 2025-05-11 09:02:22

诗句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02:22

原文展示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时的沉思与感悟。诗人并不是在忙于政务,而是因病常常关在屋中。雨过之后,楼阁显得格外安静,晚风吹来,乌鸦归巢。随着四季的变化,自己内心却安然自得,保持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尽管古人已不在身边,自己仍然崇敬向往那高山的精神。

注释

  • 学省:指读书和学习的地方,这里暗指诗人所处的环境。
  • 非簿领:不是官员,意指自己并没有担任公职。
  • 卧痾:生病卧床,痾指病痛。
  • 闭关:隐居,关上门,不与外界接触。
  • 雨余:雨后。
  • 鸟乌:乌鸦,常用作归巢的象征。
  • 赏逐四时改:随着四季的变化而欣赏自然。
  • 一味闲:保持一种闲适的心态。
  • 仰高山:向往古人的高尚情操和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吟啸山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黄庭坚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内涵。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因病而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思,展示了黄庭坚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学省非簿领”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与境况,表达了他并非官员而是一个隐士的生活态度。接着“卧痾常闭关”则显示出他因病而闭门不出,内心却并不感到孤独和无聊。雨后的静谧与晚风中的归鸟,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心境。

“赏逐四时改”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感与欣赏,尽管四季交替不断,心中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与安闲。最后一句“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追求与崇敬。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传达对高尚理想的向往,展示出一种不屈的精神。这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体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学省非簿领:诗人自述自己的身份,强调自己不参与官场事务,反映出他对清净生活的向往。
  • 卧痾常闭关:表现出诗人因病而隐居的状态,传达出一种对世俗的逃避与内心的宁静。
  • 雨余楼阁静:描绘了雨后宁静的环境,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 风晚鸟乌还:晚风中乌鸦归巢,象征着归属与安宁,暗示诗人内心的归属感。
  • 赏逐四时改: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欣赏,反映出他对时间流逝的淡然态度。
  • 心安一味闲:强调诗人内心的安宁与闲适,表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尊重与追寻,显示出诗人崇高的理想与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呈现出一种和谐美的对称。
  • 意象:诗中通过“鸟乌”“高山”等意象,传达出对自然与理想的向往。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状态相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自身体验,借助自然变化反映内心的安宁,同时展示出对古人精神的崇敬与仰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洗净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和。
  • 楼阁:代表着诗人的居所,暗示着一种隐逸的生活方式。
  • 鸟乌:乌鸦回巢,象征着归属与安心,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 高山:古人的理想与信仰的象征,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学省非簿领”意指: A. 诗人是官员
    B. 诗人不参与官场
    C. 诗人正在学习

  2. “卧痾常闭关”的意思是: A. 诗人常常外出
    B. 诗人因病隐居
    C. 诗人享受生活

  3.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表达了: A. 对古人的鄙视
    B. 对古人的追求与崇敬
    C. 对古人无感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美景与内心的安宁。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呻吟斋睡起五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平静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对古人精神的向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致与心灵的和谐。两者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黄庭坚研究》
  • 《古诗文阅读与理解》

相关查询

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適,兼呈空上人(一作皇甫冉诗) 赴宣州使院夜宴寂上人房留辞前苏州韦使君 秋夜肃公房喜普门上人自阳羡山至 出丰县界寄韩明府 送宣尊师醮毕归越 奉陪萧使君入鲍达洞寻灵山寺 过鄡三湖上书斋 酬灵彻公相招 酬滁州李十六使君见赠 望龙山怀道士许法棱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心腹大患 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摧志屈道 咫尺天颜 禾字旁的字 无如之何 曰字旁的字 牛字旁的字 兼收并录 像片 祖功宗德 谨度 川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包含渚的词语有哪些 产莳 蛟绡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