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9: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9:02:22
学省非簿领,卧痾常闭关。
雨余楼阁静,风晚鸟乌还。
赏逐四时改,心安一味闲。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生病时的沉思与感悟。诗人并不是在忙于政务,而是因病常常关在屋中。雨过之后,楼阁显得格外安静,晚风吹来,乌鸦归巢。随着四季的变化,自己内心却安然自得,保持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尽管古人已不在身边,自己仍然崇敬向往那高山的精神。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吟啸山庄”。他是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独特的书法艺术闻名于世。黄庭坚的诗歌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具有深厚的哲理与人文内涵。
这首诗作于黄庭坚生病期间,反映了他因病而隐居的生活状态。诗中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高尚理想的追求。在那样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常常通过诗歌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哲思,展示了黄庭坚在病中对生活的思考。诗的开头“学省非簿领”直接点明了作者的身份与境况,表达了他并非官员而是一个隐士的生活态度。接着“卧痾常闭关”则显示出他因病而闭门不出,内心却并不感到孤独和无聊。雨后的静谧与晚风中的归鸟,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也象征着一种宁静的心境。
“赏逐四时改”一句,显示了诗人对自然时序的敏感与欣赏,尽管四季交替不断,心中却能保持一份从容与安闲。最后一句“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则升华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对古人精神的追求与崇敬。诗人通过自己的体验,传达对高尚理想的向往,展示出一种不屈的精神。这首诗在优雅的语言中,蕴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体现了黄庭坚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对高尚理想的追求。诗人通过自身体验,借助自然变化反映内心的安宁,同时展示出对古人精神的崇敬与仰望。
诗中“学省非簿领”意指:
A. 诗人是官员
B. 诗人不参与官场
C. 诗人正在学习
“卧痾常闭关”的意思是:
A. 诗人常常外出
B. 诗人因病隐居
C. 诗人享受生活
“古人虽已往,不废仰高山”表达了:
A. 对古人的鄙视
B. 对古人的追求与崇敬
C. 对古人无感
黄庭坚的《呻吟斋睡起五首》和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内心平静的追求,但黄庭坚更强调对古人精神的向往,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的景致与心灵的和谐。两者都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追求,呈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