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22:07
沁园春二首 其二
原文展示:
牙尔何为,唇吻之间,谁来抵巇。记免怀学语,常胶香饵,成童毁龀,屡系轻丝。拾慧难防,笑人易冷,深悔年来欠护持。金刚坏,便因风咳唾,珠玉参差。儿曹莫道吾衰。正开窦容君出入时。只未经漱石,砺先难忍,倘逢骂贼,嚼竟何施。蔗滓功劳,齑根身世,未报红绫已若斯。从今世,但投梭善避,不废歌诗。
白话文翻译:
你为何如此,唇齿相依之间,谁来抵挡这纷扰。记得我不再怀抱学语,常常沉迷于香甜的食物,年少时的无知,常常被轻易牵引。获取智慧真难,笑看他人却容易冷漠,深知这些年来我缺乏保护。金刚般的坚固,也因风声而咳嗽,珠玉般的珍贵却显得参差不齐。孩子们不要说我衰老。正当你出入之时,我却未曾经过磨砺,难以忍受,倘若遇到恶贼,我又如何应对。那些微薄的功劳和根本的身世,未能报答红绫的情意,已是如此。从今往后,只愿善于避让,不再废弃歌诗。
注释:
- 牙尔:古音,指嘴唇。
- 抵巇:抵挡纷扰。
- 胶香饵:指美味的食物。
- 成童毁龀:成年的无知和失误。
- 轻丝:轻易的牵引。
- 金刚坏:坚固的东西因外力而坏掉。
- 珠玉参差:比喻美好的事物却不齐全。
典故解析:
- 金刚与珠玉:金刚象征坚固与不屈,而珠玉则象征珍贵与美丽,二者结合反映了人生的矛盾与对比。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擅长古诗词,作品常融入个人情感与社会现象。
- 创作背景:此诗或为李慈铭对人生无常与个人境遇的感慨,反映了他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沁园春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作,作者通过对人生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世事无常的感慨。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诗的开头以“牙尔何为”引入,似乎在质问生活的意义,接着通过对人际关系的描绘,表现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困惑。金刚与珠玉的比喻,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生动地体现出生活的矛盾与冲突。诗人在描述自身经历时,流露出对过往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对未来的迷茫与希望。整体上,这首诗在形式与内容上都充满了艺术的张力,展现了李慈铭深厚的文学素养与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对纷扰的无奈。
- “记免怀学语”反映了对过去的思考,暗示成长中的迷茫。
- 通过“金刚坏”与“珠玉参差”对比,指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修辞手法:
- 比喻:金刚与珠玉比喻坚韧与脆弱,揭示人生的复杂。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揭示了人际关系的复杂与无奈,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牙尔:象征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金刚与珠玉:象征人生的坚韧与脆弱。
- 蔗滓:隐喻生活的残余与无常。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金刚”象征什么?
- “珠玉参差”意味着什么?
- A. 珍贵的东西不齐全 B. 珍贵的东西完美 C. 珍贵的东西易碎
- 诗人对人生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
- 诗词对比:李白的豪放与李慈铭的深沉形成对比,反映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包含李慈铭及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赏析技巧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