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13:41: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3:41:58
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
作者: 张镃 〔宋代〕
十丈亭桥稳踔溪,
斜阳红滟入船低。
枯筇径过荒街北,
静院深寻破庙西。
游伴苦无成独笑,
物情谙遍任难齐。
归时早是星烦出,
影漾波痕上下迷。
在十丈长的亭桥上稳稳地行走,斜阳的余晖映照着低矮的船只。枯竭的竹杖沿着荒凉的街道向北走,静谧的院落深处寻找着破败的庙宇。同行的朋友们因无所事事而苦恼,我却独自笑着,尽管世事繁杂,难以尽如人意。归程时,天空已早早挂上繁星,波光荡漾下的影子在水面上迷离不清。
作者介绍:张镃,字子昂,号白石,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作者晚年的某次游历,描绘了他在安溪停泊时的所见所感。诗中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生活的感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伴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安溪的晚泊情景。首句“十丈亭桥稳踔溪”以桥的稳固和溪水的流动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一种安定与流动并存的感觉;接下来的“斜阳红滟入船低”则将夕阳的余晖与船只的低矮结合,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作者在此处运用了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既表现了外在的景色,又隐含了内心的情感。
诗中“游伴苦无成独笑”,诗人对友伴的苦恼表示理解,但自己却选择以笑对待,展现了一种洒脱的态度。随着诗歌的深入,作者对所处环境的观察愈加细致,尤其是“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描绘了归程时星空的繁星和水波的荡漾,给人以迷离的感觉,似乎在暗示对未来的未知与迷茫。这种迷惑又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中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传达出一种忧伤而又淡然的情感基调,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斜阳”指的是哪个时段的光线?
a) 早晨
b) 正午
c) 黄昏
诗人对友伴的态度是:
a) 同情
b) 理解并独自笑
c) 无所谓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
a) 自然的美丽
b) 人生的无常与哲理思考
c) 友谊的重要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例如,王维《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但更侧重于孤独的心境与自然的融合,而张镃的诗则在孤独中带有对世事的深思,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