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15:58: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15:58:14
白头翁鸟
作者: 张镃 〔宋代〕
桧丛丛啭惬新晴,
巧好春林百鸟声。
羽辈误教推皓首,
细听多是少年情。
这首诗的意思是:在新晴的天气里,桧树林中鸟儿欢快地歌唱,春天的林间充满了百鸟的声音。那些年轻的鸟儿误以为年长的鸟儿是智慧的标志,但细细聆听,却发现它们的歌声中多是年轻时的情感。
“皓首”常用于形容年老,古代文人常以白发象征智慧和经验,但在此诗中,作者反而指出这种智慧并非绝对,只是年轻时的情感。
作者介绍:张镃,宋代诗人。其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写自然景物及人情,作品多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日,正是万物复苏、鸟语花香的时节,作者通过对鸟儿的观察,抒发自己对青春与生命的思考。
这首《白头翁鸟》通过描绘春天的鸟鸣,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诗的开头“桧丛丛啭惬新晴”,描绘了一幅新晴天的景象,桧树的丛林中,鸟儿欢快地鸣叫,给人一种清新愉悦的感觉。接着,诗人进一步拓展到“巧好春林百鸟声”,描写了春天林间百鸟齐鸣的热闹景象,呈现出一种生动的春日气息。
然而,诗的转折出现在“羽辈误教推皓首”。这里,诗人通过对鸟儿的观察,引申出关于年龄与智慧的思考,年轻的鸟儿误以为年长的鸟儿一定是智慧的象征,实际上,经过细致的倾听,发现它们的歌声中蕴含着的仍然是年轻时的情感。整首诗不仅表现了春日的美景,更引发了对青春与智慧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敏锐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拟人手法,通过鸟儿的鸣叫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青春与智慧的思考,强调了虽然年长者被视为智慧的象征,但内心依然怀有年轻时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描写鸟儿鸣叫的季节是?
A. 夏天
B. 秋天
C. 春天
D. 冬天
“皓首”在诗中寓意是什么?
A. 年轻
B. 智慧与年长
C. 美丽
D. 快乐
诗中“细听多是少年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向往
B. 对年老的厌恶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生活的失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