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4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46:07
丙午十二月晦日雪霁
晓爱晴晖万瓦融,
近山春意便葱茏。
敲冰踏雪三旬里,
送腊迎年此夜中。
仁政果能销连厄,
閒家何幸乐时丰。
明朝扫径看桃柳,
要识天公两样风。
清晨的阳光融化了万瓦的冰雪,
近山的春意已渐渐繁茂。
在这个三十天的寒冬中,
我们在此夜里送走腊月,迎来新年。
仁政的施行,果然能消除连年的灾厄,
闲适之家何其幸运,享受丰收的快乐。
明天早晨扫扫小径,去看桃柳,
要识得天公的两种不同的风情。
作者介绍:张镃(生卒年不详),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著称。他的诗作大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自然景色,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丙午年腊月最后一天,正值寒冬将尽,春天即将来临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美景,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丙午十二月晦日雪霁》是一首描写冬末春初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们的心情。开头两句“晓爱晴晖万瓦融,近山春意便葱茏”,以清晨的阳光照耀下融化的雪瓦和近山的春意,营造出一种温暖而生机勃勃的氛围。接着“敲冰踏雪三旬里”,描绘了人们在寒冷中走过的日子,似乎在反映着人们的坚韧与乐观。
而“送腊迎年此夜中”则明确了诗的时间背景,表达了辞旧迎新的主题,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接下来的两句“仁政果能销连厄,閒家何幸乐时丰”,则将个人的生活与国家的治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安定与民生富足的期望。
最后“明朝扫径看桃柳”,不仅是对春天的期待,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在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中,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以辞旧迎新为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强调仁政与人间幸福的关系,同时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了生命的循环与希望的永恒。
意象词汇:
每个意象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既表现了自然变化,也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与期盼。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仁政”指的是什么?
A. 君主的愚昧政治
B. 君主的仁爱政策
C. 君主的专制统治
“明朝扫径看桃柳”中的“扫径”是什么意思?
A. 扫除小路
B. 清理房屋
C. 种植花草
诗中的“万瓦”指的是什么?
A. 许多的瓦片
B. 一种植物
C. 一种乐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粗略解读: 在张镃的诗中,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的开始,而王安石的作品则在春天的美好中蕴含着对社会的思考,反映了不同诗人对生活的不同理解和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