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7 09:13: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7 09:13:22
原文展示:
游裴公亭 杨果 〔金朝〕
裴公亭满竹林风,王屋天坛在眼中。 月桂不随春共老,池波直与海相通。 珍羞恐负将军腹,时雨休归社鬼功。 天子仁明百灵助,连村箫鼓废年丰。
白话文翻译:
在裴公亭中,竹林间风声满溢,王屋山和天坛的景色尽收眼底。 月桂树不因春天而衰老,池塘的水波直接与大海相连。 美味的佳肴恐怕难以满足将军的胃口,及时的雨水不应归功于社鬼的功劳。 天子仁慈明智,百神相助,连绵的村庄中箫鼓声声,废弃的年岁也显得丰收。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显示出一定的文学才华。金朝时期,文学创作受到北方民族文化的影响,杨果的诗作可能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文学特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杨果游览裴公亭时所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天子仁政的赞颂和对丰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裴公亭为背景,通过描绘竹林风声、王屋天坛的远景、月桂的长青、池波的广阔,构建了一幅宁静而壮丽的自然画卷。诗中“月桂不随春共老”一句,寓意着永恒和不朽,而“池波直与海相通”则展现了自然的连通性和无限性。后两句通过对美食和雨水的描述,转向了对社会政治的关怀,表达了对天子仁政的期待和对丰收的祝愿。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蕴含了对社会和谐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政治的关怀,表达了作者对天子仁政的赞颂和对丰收的期盼。诗中融合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社会和谐的向往,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月桂不随春共老”中的月桂象征什么? A. 春天 B. 不朽 C. 衰老 D. 季节变化
“池波直与海相通”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A. 池塘的深度 B. 池塘的清澈 C. 自然的连通性 D. 池塘的边界
诗中提到的“天子仁明百灵助”是指什么? A. 天子的仁慈 B. 百神的帮助 C. 天子的明智 D. 天子的德政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