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1:53
原文展示:
济渎庙祷雨感应 杨果 〔金朝〕 醮坛人散碧云沈,天表吾君爱物心。一雨霶三万里,成汤无用祷桑林。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祭祀的坛上人们散去,碧云沉沉。天空显现出我君王爱惜万物的心意。一场雨滋润了三万里的土地,成汤无需再在桑林祈祷。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果,金朝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他对君王的忠诚和对民生的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济渎庙祈祷降雨后,天降甘霖,诗人感怀君王的爱民之心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祭祀后的景象和天降大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君王仁政的赞美。诗中“醮坛人散碧云沈”描绘了祭祀结束后的宁静,而“天表吾君爱物心”则直接赞颂了君王的仁爱。最后两句“一雨霶三万里,成汤无用祷桑林”则通过对比,强调了君王的德政使得自然界响应,无需像成汤那样亲自祈祷。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君王德政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赞扬。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君王的仁政和德政,通过自然界的响应来象征君王的德政惠及广大民众,体现了诗人对君王德政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赞扬。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生的关怀。 诗词对比: 可以将杨果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表达对国家和民生关怀上的不同手法和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