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句》

时间: 2025-04-23 21:57:12

诗句

后庭兰蕙寒无色,虚阁图书夕有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1:57:12

原文展示:

句 石延年 〔宋代〕

后庭兰蕙寒无色,虚阁图书夕有尘。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后庭中的兰花和蕙草在寒冷中失去了色彩,空荡的书阁在夕阳下积满了尘埃。

注释:

  • 后庭:指后院。
  • 兰蕙:兰花和蕙草,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质。
  • 虚阁:空荡的书阁,指无人问津的书房。
  • 夕:夕阳,这里指傍晚时分。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但诗中通过兰蕙和图书的意象,表达了孤寂和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格清新,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此诗可能创作于作者晚年,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一个寒冷的傍晚,作者独自在后庭和书阁中,感受到兰花的凋零和图书的积尘,从而引发了对生命无常和时光易逝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意象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孤寂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后庭兰蕙寒无色”,以兰蕙的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寒冷的天气更增添了一丝凄凉。次句“虚阁图书夕有尘”,则通过图书的积尘暗示了无人问津的孤寂和时光的无情。整首诗情感内敛,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后庭兰蕙寒无色”:后庭中的兰花和蕙草在寒冷中失去了色彩,这里通过兰蕙的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寒冷的天气更增添了一丝凄凉。
  • “虚阁图书夕有尘”:空荡的书阁在夕阳下积满了尘埃,这里通过图书的积尘暗示了无人问津的孤寂和时光的无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兰蕙的凋零比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拟人:图书积尘,赋予了图书以人的情感,暗示了无人问津的孤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折射出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 兰蕙:象征高洁的品质,凋零则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
  • 图书:象征知识和文化,积尘则暗示无人问津的孤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兰蕙”象征什么? A. 美好事物的消逝 B. 高洁的品质 C. 寒冷的天气 D. 无人问津的孤寂

  2. 诗中的“虚阁图书夕有尘”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知识的渴望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无人问津的孤寂 D. 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答案: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景物,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石延年的《句》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两者都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苏轼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人生经历的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石延年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背景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知诗 其十七 陆冢宰 怀知诗 其十六 本郡使君南海林公 怀知诗 其十五 沈周先生 怀知诗 其十四 韩尚书贯道 怀知诗 其十三 王文恪公 怀知诗 其十二 吴文定公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二 绝顶玉皇殿 读余侍御游泰山记咏其间二三处 其一 明堂 泰风 题沈山人藏王舍人竹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氏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风驰电卷 老调重谈 病民蛊国 齲字旁的字 十家连坐 珠开头的成语 尹邢避面 纪结尾的成语 金鸡放赦 采字旁的字 气焰嚣张 冒碰 相吓 歹字旁的字 包含杖的成语 秾逸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