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5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53:57
人日春风动琯灰,新年佳节并相催。
金花巧向钗头见,和气潜随斗柄回。
青入池塘频梦草,暖生官阁易寻梅。
相从便好携炉铫,乳面新来胜撇醅。
在人的生日春风中,琯灰(指春天的气息)被吹动,新年和佳节的气氛相互催促。
金花在钗头巧妙地显现,和气潜移默化中随着斗柄的转动而回归。
青色的草频繁地入梦池塘,温暖的气候使官阁旁梅花易于寻找。
能够一起携带炉铫,乳面新做的胜过了撇醅(指酒)。
“人日”源于古代对人类的崇拜,认为在这一日出生的人会有特定的命运和运势。春风与新年佳节交织,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李光,宋代诗人,生于动荡之际,诗风清新,擅长描绘自然和节令之美,作品常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立春之际,恰逢人日,诗人借此良辰美景,表达对春天的喜悦与对新年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节庆的重视。
这首诗充分展示了春天的生机与新年的喜悦。开篇“人日春风动琯灰”,将春天的气息与人日的庆祝结合,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诗中“金花巧向钗头见”描绘了春天的美丽,金花象征着繁荣,而钗头则暗示着女性的细腻与柔美。整体气氛和谐,表达出一种喜庆与温暖。
后两句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青入池塘频梦草”展示了春意盎然,温暖的气候使得梅花易于寻觅,表现了春天的繁华。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一起共享美好的春天,携带炉铫,享受生活的乐趣,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赞美春天的生机与美好,表达对新生活的向往与对朋友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人日”指哪一天?
“金花巧向钗头见”中“金花”象征什么?
诗中的“青入池塘”表现了什么?
与王安石的《元日》相比,李光的《人日立春呈元成进道二兄》更多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人情的温暖,而王安石则更注重对新年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