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4:24
列宿专城且自娱,清名善最即前涂。
江山乐国诚难会,风月诗家的不辜。
未必晚成轮早达,好将高笑代长吁。
公馀更励经邦业,思为清朝赞禹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专注于自己的事业、享受人生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的思考与关怀。
在城中安闲自乐,清白的名声是我所追求的。
治理国家的乐趣与安定的江山实在难以相逢,风月诗人的情怀也不应被辜负。
不必在乎晚成与早达,更要以高笑来替代长叹。
在闲暇之余,我更要努力学习治理国家的知识,期望能为清朝的治国理政贡献一份力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因其卓越的治国理念和文学成就被后人称道。他在政治上积极倡导变法,提倡以德治国,倡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范仲淹与李光化的唱和中写成,表明了他对个人追求与国家未来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对自身清白名声的重视,以及对国家治理的关心。
这首诗展现了范仲淹的豪情与理想,表达了他对个人成就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列宿专城且自娱”点出诗人对个人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在繁忙的政治生涯中仍能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接着,诗人将个人的清白名声与国家的治理相连接,强调了清名的重要性。在“江山乐国诚难会”中,诗人意识到治理国家的乐趣与安定的江山并不容易实现,这反映了他对现实的深刻理解与思考。后半部分则通过“未必晚成轮早达”来鼓励自己,表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强调即使成就晚,也要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最后,诗人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的命运结合,表现出他愿意为国家献身的决心,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强调个人追求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表现出诗人对名声、事业和国家的深刻思考与责任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清名”指的是什么?
A. 个人名声
B. 国家名声
C. 朋友名声
D. 学校名声
“未必晚成轮早达”表达了什么样的态度?
A. 只看结果
B. 关注过程
C. 不在乎早晚
D. 追求速度
范仲淹希望通过什么来代替长叹?
A. 哭泣
B. 高笑
C. 长歌
D. 默默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心与个人追求的思考,但在情感表达上更为细腻流畅;而苏轼的《赤壁赋》则融合了更多的历史背景,展现了对个人命运和历史变迁的沉思,两者与范仲淹的诗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