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4: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4:15
亭亭百尺栋梁身,
寂寞云根与涧滨。
寒冒雪霜宁是病,
静期风月不须春。
萧萧远韵和于乐,
密密清阴意在人。
高节直心时勿伐,
千秋为石乃知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棵高大的松树,身姿挺拔,直指天空,孤独地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涧边。它在寒冷的冬天忍受着雪霜的侵袭,却显得毫无疾病。它安静地期待着风月,并不急于迎接春天的到来。松树的低语与周围的乐声相和,阴影浓密,意境深远。它的高洁和坚定的心性在此时不应被攻击,千年之后才会被人们所知晓。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而闻名。范仲淹的诗词多反映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依韵酬吴春卿二首其二·松》是在范仲淹与友人吴春卿的唱和中创作的,表达了他对松树的赞美以及松树象征的高洁品格,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以松树为主旨,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诗人通过描绘松树的高大挺拔和孤独的生长状态,传达出一种坚定不移的品格和内心的宁静。松树在寒冷的环境中仍然能保持生命的活力,象征着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中的“寒冒雪霜宁是病”一句,表达了面对困难时的淡然与从容。对于诗人而言,松树不仅是一种自然的景象,更是一种人格的象征。
整首诗的意境清幽,情感深远,诗人通过“高节直心”来强调修身齐家的重要性,并告诫世人应当坚守内心的高洁与正直。最后一句“千秋为石乃知神”则意味着真正的品德和价值需要时间的考验,千年之后才会被后人所认可和赞美,暗示了对自身理想的坚持与信仰。
整首诗以松树为载体,传达了坚韧不拔、宁静自守的人生态度,强调了内心的高洁与正直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时间的思考。
诗中“亭亭百尺”形容的是哪种植物?
“寒冒雪霜宁是病”的意思是?
诗中提到的“高节”指的是什么?
范仲淹的《松》与李白的《将进酒》比较,虽然主题不同,但都表现了对生命的思考与人生态度的坚持。范仲淹通过松树传达高洁和坚韧的品格,而李白则通过豪放的饮酒表达对人生的洒脱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