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承天阁》

时间: 2025-07-28 05:06:22

诗句

荆棘荒凉绕故宫,梵楼突兀画图中。

地连沧海何由断,月坠青天不离空。

螮蝀著檐秋易雨,蒲牢吼屋夜还风。

越南羁旅登临倦,书赋囚人日月笼。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05:06:22

原文展示:

承天阁 杨维桢 〔元代〕

荆棘荒凉绕故宫,梵楼突兀画图中。 地连沧海何由断,月坠青天不离空。 螮蝀著檐秋易雨,蒲牢吼屋夜还风。 越南羁旅登临倦,书赋囚人日月笼。

白话文翻译:

荆棘丛生,荒凉环绕着古老的宫殿,佛塔高耸,仿佛出现在画卷之中。 大地与苍茫的大海相连,如何能被切断?月亮从青天坠落,却始终不离开天空。 屋檐上的彩虹预示着秋天的雨水,屋内的钟声在夜晚伴随着风声吼叫。 在越南的旅途中,登高远望感到疲惫,书写着被囚禁的人们的日月。

注释:

  • 荆棘:指杂草丛生,形容荒凉。
  • 梵楼:指佛塔。
  • 突兀:高耸的样子。
  • 沧海:指大海。
  • 螮蝀:彩虹的别称。
  • 蒲牢:古代钟的别称。
  • 越南羁旅:指作者在越南的旅行。
  • 书赋囚人:指作者在旅行中书写,感觉自己像被囚禁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多写山水、边塞、羁旅等题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此诗创作于他在越南的旅途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疲惫。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杨维桢在越南的旅途中,当时他因政治原因流亡海外,诗中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旅途的疲惫,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荒凉的故宫、高耸的佛塔、连绵的大海和坠落的月亮,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意境。诗中“荆棘荒凉绕故宫”一句,既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荒凉。“地连沧海何由断,月坠青天不离空”则通过对比大地与大海、月亮与天空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永恒和自由的向往。后两句通过彩虹和钟声的意象,进一步强化了旅途中的不确定和孤独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杨维桢豪放而深情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荆棘荒凉绕故宫:荆棘丛生,荒凉环绕着古老的宫殿,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思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2. 梵楼突兀画图中:佛塔高耸,仿佛出现在画卷之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3. 地连沧海何由断:大地与苍茫的大海相连,如何能被切断,表达了作者对永恒和自由的向往。
  4. 月坠青天不离空:月亮从青天坠落,却始终不离开天空,通过对比月亮与天空的关系,强化了永恒的主题。
  5. 螮蝀著檐秋易雨:屋檐上的彩虹预示着秋天的雨水,通过彩虹的意象,表达了旅途中的不确定和变化。
  6. 蒲牢吼屋夜还风:屋内的钟声在夜晚伴随着风声吼叫,通过钟声和风声的意象,强化了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
  7. 越南羁旅登临倦:在越南的旅途中,登高远望感到疲惫,表达了作者对旅途的疲惫和对自由的渴望。
  8. 书赋囚人日月笼:书写着被囚禁的人们的日月,通过“囚人”的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渴望和对现状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梵楼突兀画图中”,将佛塔比作画中的景物,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
  • 拟人:如“月坠青天不离空”,将月亮拟人化,表达了对永恒和自由的向往。
  • 对仗:如“地连沧海何由断,月坠青天不离空”,通过对仗,强化了永恒和自由的主题。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故国的思念、对旅途的疲惫和对自由的渴望。通过描绘荒凉的故宫、高耸的佛塔、连绵的大海和坠落的月亮,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壮美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荒凉,以及对永恒和自由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荆棘:象征荒凉和孤独。
  • 梵楼:象征超脱尘世和永恒。
  • 沧海:象征广阔和永恒。
  • 月亮:象征永恒和自由。
  • 螮蝀:象征变化和不确定。
  • 蒲牢:象征孤独和不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荆棘荒凉绕故宫”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故国的思念 B. 对旅途的疲惫 C. 对自由的渴望 D. 对永恒的向往

  2. 诗中“地连沧海何由断,月坠青天不离空”一句,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永恒 B. 自由 C. 孤独 D. 变化

  3. 诗中“越南羁旅登临倦”一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状态? A. 对故国的思念 B. 对旅途的疲惫 C. 对自由的渴望 D. 对永恒的向往

答案: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杨维桢的其他边塞诗,如《塞上曲》等,可以进一步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 其他元代诗人的边塞诗,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等,可以进行对比阅读。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承天阁》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两者都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疲惫,但杨维桢的诗更加苍凉和壮美,而马致远的诗则更加细腻和感伤。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及其他元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元代诗歌的特点。
  • 《杨维桢诗集》:收录了杨维桢的全部诗作,可以深入研究他的诗风和创作特点。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金缕曲/贺新郎 鹧鸪天 其六 立春后即事 百字令/念奴娇 酹江月/念奴娇 夏景 莲房坠粉红 菩萨蛮(丁丑送春) 踏莎行(上元月明,无灯,明日霰雨屡作) 夏景 云雨觉虚无 太常引(寿李同知) 点绛唇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进的成语 反文旁的字 羌管 申甫 一龟一鹤 现钟不打 髟字旁的字 途途是道 困穷 逦倚 釆字旁的字 出世离群 百依百随 采字头的字 从头 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风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