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唐刺史》

时间: 2025-05-12 10:24:02

诗句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10:24:02

原文展示:

唐刺史 冒天海国皆王土,万里明珠贡天府。 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 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 九重天子矜蛮情,黄敕加官非赏盗。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可是于今无越裳。

白话文翻译:

整个海国都是皇帝的领土,远方的明珠作为贡品献给朝廷。 自从官员失去了仁爱之心,百姓被驱赶如同牛马,变成了豺狼虎豹。 边疆的民族穿着带有黄巾帽的衣服,他们的旗帜上没有写上皇帝的称号。 皇帝对边疆民族的情况表示同情,给予他们官职并不是奖赏盗贼。 你看不到那些边疆民族改过自新,归顺大唐,世代被授予刺史的职位,这是常态。 唉,使得白雉这样的珍禽也来进贡,但现在却没有越裳这样的地方了。

注释:

  • 冒天海国:指边远的海域国家。
  • 明珠贡天府:指边远国家向朝廷进贡珍贵的明珠。
  • 官守失仁人:指官员失去了仁爱之心。
  • 牛马驱除化豺虎:比喻百姓被残酷对待,变得凶狠。
  • 蛮衣:指边疆民族的服饰。
  • 黄巾帽:黄巾军的标志,此处指边疆民族的服饰特征。
  • 蛮旗无字题王号:边疆民族的旗帜上没有写上皇帝的称号。
  • 九重天子:指皇帝。
  • 矜蛮情:对边疆民族表示同情。
  • 黄敕加官:皇帝的诏令给予官职。
  • 溪蛮改过归大唐:指边疆民族改过自新,归顺唐朝。
  • 世授刺史:世代被授予刺史的职位。
  • 白雉修职贡:指珍禽白雉来进贡。
  • 越裳:古代传说中的一个边远国家,此处指边远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字廉夫,号铁崖,浙江绍兴人。他的诗文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怀。《唐刺史》一诗反映了当时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以及作者对边疆民族的同情和对中央政权的期望。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元代,当时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复杂,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边疆民族的同情和对中央政权的期望,希望边疆民族能够改过自新,归顺中央,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

诗歌鉴赏:

《唐刺史》一诗通过对比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展现了作者对边疆民族的同情和对中央政权的期望。诗中“冒天海国皆王土”一句,强调了中央政权的权威和边疆民族的归属感。而“一从官守失仁人,牛马驱除化豺虎”则揭示了官员失职导致的边疆民族的苦难。后文通过“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等描写,进一步展现了边疆民族的特殊性和与中央政权的隔阂。最后,作者通过“溪蛮改过归大唐,世授刺史以为常”表达了对边疆民族改过自新的期望,以及对中央政权宽容政策的赞赏。整首诗情感深沉,意蕴丰富,体现了作者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和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冒天海国皆王土”:强调中央政权的权威和边疆民族的归属感。
  2. “万里明珠贡天府”:比喻边远国家向朝廷进贡珍贵的明珠。
  3. “一从官守失仁人”:揭示官员失职导致的边疆民族的苦难。
  4. “牛马驱除化豺虎”:比喻百姓被残酷对待,变得凶狠。
  5. “蛮衣有习黄巾帽”:描写边疆民族的服饰特征。
  6. “蛮旗无字题王号”:展现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隔阂。
  7. “九重天子矜蛮情”:表达皇帝对边疆民族的同情。
  8. “黄敕加官非赏盗”:说明给予官职并不是奖赏盗贼。
  9. “君不见溪蛮改过归大唐”:表达对边疆民族改过自新的期望。
  10. “世授刺史以为常”:赞赏中央政权的宽容政策。
  11. “於乎,坐令白雉修职贡”:表达对珍禽白雉来进贡的期望。
  12. “可是于今无越裳”:表达对边远地方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牛马驱除化豺虎”,比喻百姓被残酷对待,变得凶狠。
  • 拟人:如“九重天子矜蛮情”,将皇帝拟人化,表达同情。
  • 对仗:如“蛮衣有习黄巾帽,蛮旗无字题王号”,形成对仗,增强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表达对边疆民族的同情和对中央政权的期望,希望边疆民族能够改过自新,归顺中央,实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和谐。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明珠”、“黄巾帽”、“蛮旗”、“白雉”等,这些词汇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如“明珠”象征珍贵,“黄巾帽”象征边疆民族的特殊性,“蛮旗”象征与中央政权的隔阂,“白雉”象征珍禽来进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冒天海国皆王土”一句强调了什么? A. 中央政权的权威 B. 边疆民族的归属感 C. 两者都是 答案:C

  2. 诗中“牛马驱除化豺虎”比喻了什么? A. 百姓被残酷对待 B. 百姓变得凶狠 C. 两者都是 答案:C

  3. 诗中“溪蛮改过归大唐”表达了什么? A. 对边疆民族改过自新的期望 B. 对中央政权的赞赏 C. 两者都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兵车行》:反映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以及对战争的批判。
  • 王昌龄《出塞》:表达了对外族入侵的忧虑和对边疆安宁的期望。

诗词对比:

  • 杨维桢《唐刺史》与杜甫《兵车行》:两者都反映了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但前者更多表达了对边疆民族的同情和对中央政权的期望,后者则更多表达了对战争的批判和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边疆民族史》: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边疆民族与中央政权的关系。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鹧鸪天 早梅芳 减字木兰花 菩萨蛮·五云深处蓬山杳 蝶恋花 西江月 青玉案(用贺方回韵,有所祷而作)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渔家傲 蝶恋花·天淡云闲晴昼永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八字旁的字 渔翁得利 外厉内荏 自告奋勇 挦绵扯絮 靣字旁的字 金衣公子 欠字旁的字 包含饮的成语 忧国爱民 金夫 龙字旁的字 慌手忙脚 普屯 决牖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