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时间: 2025-05-01 03:32:58

诗句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32:58

原文展示:

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 杨维桢 〔元代〕

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 雷从葛仙井底起,雨自黄妃塔上来。 官军捷报铜铊陌,山人酒泻白螺杯。 凭谁得知诗句好,山东李勋今有才。

白话文翻译:

我敲门却空过太史的宅邸,拖着拐杖却登上初阳台。 雷声从葛仙井底响起,雨点从黄妃塔上飘来。 官军的捷报传来铜铊陌,山人高兴得酒洒在白螺杯中。 有谁能知道这诗句的好,山东的李勋如今才华横溢。

注释:

  • 太史宅:指太史公司马迁的宅邸,这里可能指代文人的居所。
  • 初阳台: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作者所在地的观景台。
  • 葛仙井:传说中葛洪炼丹的井,这里指代神奇的地方。
  • 黄妃塔: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高塔。
  • 铜铊陌: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指某个战场或交通要道。
  • 白螺杯:用白螺壳制成的酒杯,象征着高雅的生活。
  • 山东李勋:指山东的诗人李勋,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同道中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元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风豪放,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创作于元代,具体年份不详,但从内容推测,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喜雨的日子,登上初阳台,感慨时事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某个喜雨的日子,登上初阳台,感慨时事而作。诗中提到了官军的捷报,可能是指当时社会上的某个军事胜利,而作者通过喜雨和捷报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喜雨为背景,通过描绘雷声从葛仙井底响起,雨点从黄妃塔上飘来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喜悦的氛围。诗中“敲门空过太史宅”一句,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而“官军捷报铜铊陌”则透露出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胜利的喜悦。最后提到山东李勋,可能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可能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我期许。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敲门空过太史宅”: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但现实中却无法实现,只能空过太史的宅邸。
  2. “曳杖却上初阳台”:作者拖着拐杖登上初阳台,可能是为了观雨,也可能是为了寻找心灵的慰藉。
  3. “雷从葛仙井底起”:雷声从葛仙井底响起,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象征着自然的威力。
  4. “雨自黄妃塔上来”:雨点从黄妃塔上飘来,增添了诗意的美感,也可能是对高处的向往。
  5. “官军捷报铜铊陌”:官军的捷报传来,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和对胜利的喜悦。
  6. “山人酒泻白螺杯”:山人高兴得酒洒在白螺杯中,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7. “凭谁得知诗句好”: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句的自信,也可能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我期许。
  8. “山东李勋今有才”:提到山东的李勋,可能是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也可能是对诗歌创作的一种自我期许。

修辞手法:

  • 比喻:“雷从葛仙井底起”和“雨自黄妃塔上来”通过比喻,将雷声和雨点描绘得生动而神秘。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敲门空过太史宅,曳杖却上初阳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喜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同时,通过对文人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太史宅:象征着文人的居所,表达了作者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 初阳台:象征着高处和观景的地方,可能是作者寻找心灵慰藉的地方。
  • 葛仙井:象征着神奇和神秘,增添了诗意的神秘感。
  • 黄妃塔:象征着高处和远方,可能是作者对高处的向往。
  • 铜铊陌:象征着战场或交通要道,表达了作者对时局的关注。
  • 白螺杯:象征着高雅的生活,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刻的珍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太史宅”是指谁的宅邸? A. 司马迁 B. 李白 C. 杜甫 D. 王维 答案:A

  2. “雷从葛仙井底起”中的“葛仙井”是指什么? A. 传说中葛洪炼丹的井 B. 一个普通的水井 C. 一个神奇的地方 D. 一个高塔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山东李勋”是指谁? A. 一个普通的人 B. 一个诗人 C. 一个官员 D. 一个书法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是描写喜雨的诗,杜甫的诗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 王维的《山居秋暝》:王维的诗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杨维桢的《八月五日喜雨,初阳台上作》与杜甫的《春夜喜雨》:两首诗都以喜雨为背景,但杨维桢的诗更加注重对时局的关注和对未来的希望,而杜甫的诗则更加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 《元诗选》:收录了杨维桢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特点。
  • 《中国文学史》:可以了解元代文学的背景和发展,以及杨维桢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满江红 山居遣兴六首 其五 满江红·己巳,一九二九年。登景山谒明思宗殉国处 满江红 其十二 为程穆倩赋星宿海研 满江红 用吴渊吴潜二公韵 满江红·同天申、扶九、跃千、秋箴、蔚园诸君饮雉升斋中,即事赋此 其一 满江红·李涵初君索题出峡图,集宋人句 满江红 满江红 过昭关怀古 满江红 重过杨平森学兄旧居 满江红·宦海浮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蝇营蚁附 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鼓字旁的字 病字头的字 樊梨花 毫末之差 見字旁的字 乚字旁的字 包含猎的词语有哪些 桃花流水 葛巾布袍 栖集 龝字旁的字 好问 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较要 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不及之法 间不容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