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北固山看大江》

时间: 2025-07-28 11:12:56

诗句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1:12:56

原文展示: 北固山看大江 孔尚任 〔清代〕 孤城铁瓮四山围,绝顶高秋坐落晖。 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

白话文翻译: 孤立的城池被四面的山峦环绕,我在秋高气爽的山顶坐看夕阳。 亲眼目睹长江奔流向大海,而天空却仿佛向西飞去。

注释:

  • 孤城:指北固山上的城池,因其孤立而得名。
  • 铁瓮:形容城池坚固如铁。
  • 四山围:四周被山峦环绕。
  • 绝顶:山顶。
  • 高秋:秋高气爽的季节。
  • 坐落晖:坐在山顶观赏夕阳。
  • 趋:奔向。
  • 青天却似向西飞:形容天空的云彩或光线变化,给人以向西移动的错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孔尚任(1648-1718),字季重,号东篱,清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此诗描绘了北固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当时诗人可能身处北固山,被四周的山峦和长江的壮阔景色所吸引,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北固山的孤城为背景,描绘了诗人在山顶观赏秋日夕阳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孤城铁瓮四山围”,通过“孤城”和“铁瓮”两个词,形象地描绘了城池的孤立和坚固,同时“四山围”则进一步强化了四周山峦的环绕感。第二句“绝顶高秋坐落晖”,诗人坐在山顶,享受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和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后两句“眼见长江趋大海,青天却似向西飞”,诗人通过对比长江奔流向大海的动态和天空云彩变化的静态,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视觉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孤城”和“铁瓮”描绘了城池的孤立和坚固,同时“四山围”则进一步强化了四周山峦的环绕感。
  • 第二句诗人坐在山顶,享受着秋高气爽的天气和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美的氛围。
  • 后两句通过对比长江奔流向大海的动态和天空云彩变化的静态,形成了一种时空交错的视觉效果。

修辞手法:

  • 比喻:“铁瓮”比喻城池的坚固。
  • 拟人:“青天却似向西飞”赋予天空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固山的孤城和长江的壮阔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时空变化的深刻感受。

意象分析:

  • 孤城:象征孤立和坚固。
  • 铁瓮:象征城池的坚固。
  • 四山围:象征四周的环绕和封闭。
  • 绝顶:象征高远和开阔。
  • 高秋:象征秋高气爽的季节。
  • 坐落晖:象征宁静和壮美。
  • 长江趋大海:象征动态和奔流不息。
  • 青天却似向西飞:象征静态和时空变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城”指的是什么? A. 孤立的城池 B. 孤独的人 C. 孤立的山 答案:A

  2. 诗中的“铁瓮”用来形容什么? A. 城池的坚固 B. 山的形状 C. 人的性格 答案:A

  3. 诗中的“青天却似向西飞”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孔尚任《北固山看大江》:两首诗都描绘了登高望远的景色,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而孔尚任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选》:收录了孔尚任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以与孔尚任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菩萨蛮十首 其二 仿温助教体 菩萨蛮·金风簌簌惊黄叶 菩萨蛮 幽怨 菩萨蛮 其三 菩萨蛮 题黄子久溪山雨意图 菩萨蛮 其五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 菩萨蛮 其二 菩萨蛮 夏寒 菩萨蛮·海棠乱发皆临水 菩萨蛮 补录读温庭筠照花前后镜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风字旁的字 造谣学校 拖拖拉拉 鱼篮观音 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采字头的字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一字连城 钻牛角尖 契弟 羽字旁的字 痛切心骨 皿字底的字 超然独立 雨字头的字 和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