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2:43: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2:43:03
原文展示:
扬雄老不遇,寂寞玩文史。厕身虎狼间,乃卒脱其死。中恬遗外慕,独乐异众喜。但有载酒人,何用求知己。
白话文翻译:
扬雄晚年不得志,孤独地沉浸在文史之中。身处险恶的环境,最终得以幸免于难。内心宁静,不慕外界的繁华,独自享受与众不同的乐趣。只要有带着酒来的人,何必去寻求知己呢?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苏门四学士”。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扬雄晚年不得志的同情,以及对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感慨。在险恶的环境中,作者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独立的精神追求,认为只要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不必刻意寻求知己。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扬雄晚年境遇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感慨。诗中“寂寞玩文史”一句,既展现了扬雄的孤独,也体现了他的精神追求。“厕身虎狼间,乃卒脱其死”则形象地描绘了扬雄身处险恶环境的境遇,以及他最终幸免于难的幸运。后两句“中恬遗外慕,独乐异众喜”则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独立的精神追求,认为只要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不必刻意寻求知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扬雄老不遇,寂寞玩文史。
厕身虎狼间,乃卒脱其死。
中恬遗外慕,独乐异众喜。
但有载酒人,何用求知己。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在孤独中寻求精神寄托的感慨,强调内心的宁静和独立的精神追求。作者认为只要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不必刻意寻求知己。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扬雄是哪个朝代的文学家? A. 西汉 B. 东汉 C. 北宋 D. 南宋
诗中“厕身虎狼间”比喻什么? A. 安全的环境 B. 险恶的环境 C. 和平的环境 D. 繁荣的环境
诗中“中恬遗外慕”表达了什么? A. 对外界的向往 B. 内心的宁静 C. 对外界的恐惧 D. 内心的焦虑
诗中“但有载酒人,何用求知己”表达了什么? A. 需要寻求知己 B. 不需要寻求知己 C. 需要寻求酒友 D. 不需要寻求酒友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