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18: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18:29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
太白山根秋夜静,
乱泉深水绕床鸣。
病来空馆闻风雨,
恰似当年枕上声。
在太白山脚下的秋夜里,四周寂静无声,
只有那乱流的泉水环绕着床边轻声呜咽。
我卧病在床,孤独的馆子里只听得风雨声,
这声响就像当年我在枕边听到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病来空馆”可看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反映了士人对生活的思考。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在政治上推行新法,试图进行改革,以振兴国家经济。他的诗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意蕴深远著称,常常体现出人生哲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身患疾病时期。诗中表现了他在孤独与病痛中对往昔的回忆,反映出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
《信州回车馆中作二首》是一首表现孤独与对往昔怀念的诗。诗的开头“太白山根秋夜静”设定了一个静谧的环境,太白山作为背景,给人一种清冷而遥远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这种静谧并非单纯的安静,而是伴随着自然的声音——“乱泉深水绕床鸣”,泉水的流动带来了一种动感,似乎在与诗人的内心对话。
随着诗歌的推进,诗人转向了自己的内心感受。“病来空馆闻风雨”,在这个孤独的时刻,诗人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病痛,还是心灵的空虚。这里的“空馆”暗示着缺乏生气与活力的环境,进一步加深了孤独的感受。而“恰似当年枕上声”则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一切的声音都回荡在他的耳边,唤起了他对年轻时光的追忆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在病痛中对宁静与过往的渴望。王安石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哲思,值得细细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在孤独和病痛中,人们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情感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太白山”指的是?
A. 一座山脉
B. 一种植物
C. 一座城市
诗人是因为什么原因产生了孤独的感受?
A. 旅行
B. 生病
C. 失恋
“恰似当年枕上声”中的“枕上声”指的是什么?
A. 自然的声音
B. 过去的回忆
C. 朋友的谈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孤独主题,但王安石更倾向于内心的哲思,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情与洒脱。通过两者的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艺术风格。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