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48
江涵秋景雁初飞,
沙尾长樯发渐稀。
惆怅无因见范蠡,
夕阳长送钓船归。
在江水映衬下的秋天景色中,初飞的雁群逐渐出现,沙滩尽头的长船也愈发稀疏。我感到惆怅,却没有机会见到范蠡,夕阳西下,长长的余晖送着钓鱼的小船归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谋士,帮助越王勾践复国后,隐退至西湖,从事渔业和商业。他的故事常被用来象征智谋与隐逸。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世称王荆公,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改革家。他致力于政治改革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现实和民生为主题。
创作背景:
《望之将行》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政治理想未能实现,心中充满惆怅和失落。诗中通过描绘秋日的江边景色,表达他对人生际遇的感慨和对友人的思念。
《望之将行》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通过景物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江涵秋景雁初飞”,以江水和飞雁为引子,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萧索的氛围。飞行的雁群象征着离别,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接下来的“沙尾长樯发渐稀”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长船的稀疏让人感到对往日繁华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这里的“长樯”不仅仅指船只,也象征着人生的旅程,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变得冷清。
“惆怅无因见范蠡”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往昔的追忆。范蠡作为历史人物,代表了智慧和隐逸,诗人对其的思念,实际上是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最后一句“夕阳长送钓船归”则用夕阳的余晖来结束这幅画面,夕阳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而钓船的归来则象征着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体现了王安石深刻的哲思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历史人物是谁?
“江涵秋景雁初飞”中的“雁”象征什么?
诗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望之将行》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在王安石的诗中,更多地体现了对现实的惆怅和秋日的萧瑟,而李白则通过月光和思乡之情,表现出浓厚的情感。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方式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