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金山三首》

时间: 2025-05-23 13:58:22

诗句

北檝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8:22

原文展示

金山三首
王安石

北檝南樯泊四垂,共怜金碧烂参差。
孤根万丈沧波底,除却蛟龙世不知。

白话文翻译

北边的船桨和南边的船帆在四周停泊,大家都怜惜这金色和碧色的美丽景致。
孤独的树根扎在万丈深的沧海底下,除了蛟龙,世人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注释

  • 北檝南樯:北边的船桨和南边的船帆,指船只的方向和停泊状态。
  • 泊四垂:指船只停泊时四周的景象。
  • 金碧烂参差:形容景色绚烂多彩,金色和碧色相映成趣,错落有致。
  • 孤根:指树木的根部,孤独地扎在海底。
  • 万丈沧波:形容海水深邃,波浪汹涌。
  • 除却蛟龙:蛟龙为传说中的水中生物,表示只有它才能知晓树根的深处。

典故解析

“蛟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来象征神秘、强大而不可见的力量。诗中提到的“世不知”,强调了人们对自然深处的无知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他是“变法派”的代表人物,主张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改革来增强国家的实力。王安石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常以自然景象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金山三首》创作于王安石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王安石经历了多次政治风波,内心对人生的感悟愈发深刻。

诗歌鉴赏

《金山三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人世间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孤独的感慨。诗中“北檝南樯泊四垂”的描写,展现了船只停泊时的宁静与和谐美,与“金碧烂参差”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景色的绚丽和人们对自然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孤根万丈沧波底”的意象,深刻地传达了生命的孤独与深邃,暗指即使在美丽的景色背后,也存在着人们无法理解的深层次生命哲理。最后一句“除却蛟龙世不知”则让人思考,只有少数人才能懂得自然深处的奥秘,突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隔阂与疏离。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思考,既有对美的欣赏,也带有对人生的反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檝南樯泊四垂:描绘船只停泊的场景,展现了宁静与安详。
  2. 共怜金碧烂参差:表达了对景色的共同赞美,突出了自然的美丽。
  3. 孤根万丈沧波底:揭示了生命的深邃与孤独,暗示人们对自然的无知。
  4. 除却蛟龙世不知:强调了生命的神秘,只有少数人能够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金碧烂象征自然的美。
  • 拟人:通过“共怜”使自然景物具有人情味。
  • 对仗:上下句对应,使诗句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命深度的思考及对人类无知的反思,情感基调既有欣赏也带有些许的孤独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人生旅程。
  • 金碧:美好的自然景色,象征希望与美好。
  • 孤根:象征孤独与深邃的生命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北檝南樯泊四垂”中的“泊”意为: A. 停泊
    B. 游荡
    C. 行驶
    D. 追逐

  2. 诗中提到的“蛟龙”象征: A. 美丽的景色
    B. 深邃的生命
    C. 神秘的力量
    D. 人类的智慧

  3. 整首诗表达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
    C. 孤独与思考
    D. 愤怒

答案

  1. A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安石与李白的山水诗歌,王安石更注重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豪情与壮志。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王安石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夏口行寄婺州诸弟 黄藤山下闻猿 和薛先辈见寄初秋寓怀即事之作二十韵 尹喜宅 早秋夜作 咸阳怀古 避地越中作 鄜州留别张员外 放榜日作 对雨独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飞字旁的字 视死犹归 禁身 乳鸦 年壮气锐 新人类 尢字旁的字 遭寃 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秉的词语有哪些 镌骨铭心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踵武前贤 曰字旁的字 转祸为福 闭口不言 麦字旁的字 包含浑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嘴的词语有哪些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