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39: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9:55
卷卷穗帷轻,空堂昼哭声。
衣冠遗故物,杯案若平生。
白马有悲送,赤车非古行。
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铭旌。
帷幕轻轻卷起,空荡的大厅中传来白天的哭泣声。
衣物和冠冕留在了世间,杯子和案几就像过去的生活一样。
白马悲哀地送别,红色的车马已经不再是古时的行列。
低头徘徊在九原之地,光阴在铭刻的旗帜上。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诗歌、散文、政论等方面都有显著成就。王安石以其深厚的文学修养和对社会的思考,推动了宋代文学的发展。
《葛郎中挽辞二首》是王安石为悼念友人葛郎中而作,表达了对友人去世的深切哀悼。该诗反映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
王安石的《葛郎中挽辞二首》深刻而富有表现力,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回忆,展现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哀痛。诗的开头“卷卷穗帷轻,空堂昼哭声”,以轻盈的帷幕和空荡的大厅引入,营造出一种哀伤的氛围,仿佛是对友人离世后所留下的孤寂与无奈的直观感受。接下来的“衣冠遗故物,杯案若平生”,则通过对遗物的描写,表现了生者对逝者的追忆,生活的痕迹依旧在,但逝者却已不再。
“白马有悲送,赤车非古行”中的“白马”和“赤车”象征着送别的仪式,同时也反映出传统送别的习俗与情感。而最后两句“低徊九原日,光景在铭旌”,则通过对比生与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逝去的光阴与铭刻的记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与追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既有对友人的怀念,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哲理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逝世的哀悼,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过去的怀念。它不仅仅是对个体的追忆,更是对生死无常、岁月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人对友谊和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中“空堂昼哭声”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白马有悲送”中的白马象征什么?
“衣冠遗故物”中的“衣冠”指的是什么?
王安石的《葛郎中挽辞》与杜甫的《哀江头》在情感表达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叹。王安石的作品更注重于细腻的情感描绘,而杜甫则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在面对生死时的深刻思考与情感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