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送王司直》

时间: 2025-04-27 13:05:33

诗句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05:33

原文展示:

送王司直
作者: 皇甫曾 〔唐代〕

西塞云山远,东风道路长。
人心胜潮水,相送过浔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西塞山的云雾缭绕与远方的山峦,东风带来了漫长的旅途。人们的情感比潮水更为汹涌,在浔阳这个地方相送之情更显深厚。

注释:

字词注释:

  • 西塞:指西边的西塞山,位于今江西省,风景秀丽。
  • 云山:山上云雾缭绕,形容远方的山。
  • 东风:春天的东风,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潮水:比喻人心的波动,形容情感的起伏。
  • 浔阳:指浔阳江,古时为重要的水路,常作为送别的地方。

典故解析: 浔阳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许多诗人都曾在此作诗送友,寓意深远且富有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皇甫曾,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送别朋友王司直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祝福,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诗歌鉴赏:

《送王司直》是一首极具情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优美的自然景色与深厚的友谊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情的送别氛围。首句“西塞云山远”,描绘了西塞山的远离与苍茫,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仿佛在预示着离别的漫长与不易。接下来的“东风道路长”,则寓意着旅途的悠远,强调了分离的无奈与漫长。

人心的情感变化被比作潮水,“人心胜潮水”,这是一个极具表现力的比喻,说明了送别时人们内心的波动和情感的汹涌,恰如潮水般起伏不定。最后一句“相送过浔阳”,则将送别的地点具象化,浔阳成为了情感的寄托之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祝福和依依不舍。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意象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情,反映了唐代诗人的感性与理性结合的艺术风格。诗中所流露出的情感真实而细腻,令人感同身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西塞云山远:强调西塞山的遥远,带有一种孤独感和思念之情。
  • 东风道路长:东风象征着春天,暗示着生命的延续与旅途的漫长。
  • 人心胜潮水:人们的情感比潮水更为汹涌,强调了离别时的情感波动。
  • 相送过浔阳:浔阳作为送别的地点,承载了深情厚谊。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心比作潮水,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情感的波动。
  • 对仗:全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形式,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流畅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感情与不舍之情,体现了离别时人们心中交织的复杂情感,展现了唐代人际关系的温暖与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塞: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孤独。
  • 东风:代表着希望与新的旅程。
  • 潮水:象征着人心的感情波动。
  • 浔阳:寄托了深厚的友谊与送别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西塞”指的是哪个地方? A. 东边的山
    B. 西边的山
    C. 南边的山
    D. 北边的山

  2. “人心胜潮水”中,潮水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人心的波动
    C. 离别的痛苦
    D. 旅途的艰辛

  3. 诗中“相送过浔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不舍
    C. 失落
    D.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同样表达送别之情,情感真挚。
  • 王之涣《登鹳雀楼》: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结合。

诗词对比: 比较皇甫曾的《送王司直》和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通过自然景色传达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而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了对远方的向往与壮志。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传记》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折杨柳歌 其二 折杨柳歌 其一 折杨柳 折杨柳 折杨柳歌辞 折杨柳歌 其二 折杨柳 折杨柳送人之京 折杨柳 折杨柳歌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饭囊衣架 君射臣决 鞭辟 屮字旁的字 驷骐 怙顽不悛 麦字旁的字 祥炎 包含醒的词语有哪些 尢字旁的字 包含奴的成语 片字旁的字 直出直入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妙丽 包含锦的成语 积玉堆金 支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