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甲辰广陵中秋小饮孙豹人溉堂歌示阮亭》

时间: 2025-05-21 17:21:48

诗句

把酒狂歌起。

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

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

谁说道、英雄竟死。

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

城头点,打不止。

当年此夜吴趋里,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

笑作镇西鸜鵒舞,眼底何知程李。

讵今日、一寒至此。

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

知我者,阮亭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1 17:21:48

原文展示:

把酒狂歌起。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谁说道英雄竟死。一听秦筝人已醉,恨月明恰照吾衰矣。城头点,打不止。当年此夜吴趋里,有无数红牙金缕,明眸皓齿。笑作镇西鸜鵒舞,眼底何知程李。讵今日一寒至此。明月无情蝉鬓去,且五湖归伴鱼竿耳。知我者,阮亭子。

白话文翻译:

举杯狂歌,我陶醉其中。正当天上碧空如洗,月光如水倾泻。下面长江水流不息,多少残山余垒。谁说英雄就此陨落?一听到秦筝的音乐,我便已经醉了,恨这明月正好照耀我的衰老。城头的灯火,依旧在闪烁。当年这个夜晚,吴趋里有无数美人,金缕红牙,明眸皓齿。她们笑着像镇西的鸜鵒在舞蹈,眼底却不知道程李的情怀。今天我却一片寒凉,明月无情,蝉鬓已去,且让我与五湖共伴,随鱼竿而归。知我者,唯有阮亭子。

注释:

  • 琉璃万顷:指天空如同琉璃般清澈无垠。
  • 月华如水:形容月光如水般清澈、柔和。
  • 长江流不尽:意指长江水不断流淌,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英雄竟死:指英雄的陨落,表达对过往英雄事迹的惋惜。
  • 秦筝:古代乐器,常用以表达情感。
  • 红牙金缕:形容女子的美貌,红色的牙齿和金色的衣物。
  • 镇西鸜鵒舞:比喻美人如鸟般轻盈的舞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维崧(1640-1710),字仲明,号安石,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中秋佳节,诗人借酒抒怀,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的孤独。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感慨。开篇“把酒狂歌起”,展现了诗人豪情万丈的态度,似乎想借着酒力来麻痹内心的愁苦。接着,诗人描绘了天上的明月和长江的景象,月光如水,承载着无限的思绪。诗中提到的“英雄竟死”更是将对往昔的英雄豪情与现实的无奈相对比,令人感叹。

“当年此夜吴趋里”,回忆起往昔的繁华与美好,诗人似乎在追问,昔日的欢笑何以变为今日的孤独。诗中“明月无情”一句,传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叹息,最终以“知我者,阮亭子”收尾,表达了对知己的渴望与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情感深邃,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出人心的孤独与对过往的思索,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把酒狂歌起”:表达诗人举杯歌唱的豪情。
    • “正天上琉璃万顷,月华如水”:描绘美丽的夜空和皎洁的月光。
    • “下有长江流不尽,多少残山剩垒”:长江水流不息,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 “谁说道英雄竟死”:对英雄陨落的感慨。
    • “一听秦筝人已醉”:借乐声表达内心的醉意。
    • “恨月明恰照吾衰矣”:月光照耀,反映出诗人的衰老与无奈。
    • “城头点,打不止”:指灯火闪烁,生动描绘夜晚的景象。
    • “当年此夜吴趋里”:回忆昔日的繁华与欢乐。
    • “讵今日一寒至此”:感慨今日的孤独与落寞。
    • “知我者,阮亭子”:表达对知己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华如水”描绘月光的柔和。
    • 拟人:将月亮描绘成无情的存在。
    • 对仗:诗中多处出现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通过对美景的描写与内心的感慨,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渴望,最终寄托于对知己的期盼。

意象分析:

  • 月亮:象征孤独与思念。
  • 长江:象征时间的流逝与不变的自然。
  • 秦筝:代表古典文化与悠扬的音乐,带来感情的共鸣。
  • 美人:象征青春与美好,体现了逝去的繁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琉璃万顷”形容的是哪种景象?

    • A. 海洋
    • B. 夜空
    • C. 山川
    • D. 森林
  2. 诗人提到的“红牙金缕”指的是:

    • A. 玩具
    • B. 美人
    • C. 酒
    • D. 竹笛
  3. 诗的最后一句“知我者,阮亭子”表达了什么?

    • A. 对家乡的思念
    • B. 对知己的渴望
    • C. 对自然的赞美
    •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杜甫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探讨了月亮与思念的主题,但杜甫的作品更多地表现了家国情怀,而李白则侧重于个人情感与自然的契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舟中 看梅绝句 雪晴至後园 书驿壁 十月三日泛舟湖中作 雨夜四鼓起坐至明 夜赋 病起杂言 新秋以窗里人将老门前树欲秋为韵作小诗 即事六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踊躪 千秋万代 三点水的字 山外有山,天外有天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布衣之雄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斗转参横 迟徊不决 见素抱朴 尸字头的字 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牙字旁的字 黑月 繍的简体字怎么写?繍字简体书写详解_汉字书写学习 亅字旁的字 磊落光明 泄题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