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6:00: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6:00:36
清明感旧
作者: 陈维崧
正轻阴做来寒食,落花飞絮时候。
踏青队队嬉游侣,只我伤心偏有。
休回首,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
风吹雨溜。
记月榭鸣筝,露桥吹笛,说着也眉皱。
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
愁容酒罢微逗。
从今纵到岐王宅,一任舞衣轻斗。
君知否?
两三日春衫为汝重重透。
啼多人瘦。
定来岁今朝,纸钱挂处,颗颗长红豆。
在这阴雨绵绵的寒食节,落花与飞絮随风飘散。
踏青的队伍中,嬉笑游玩的伴侣们,唯独我心中感到伤感。
不必回头,新的坟土已经在垂杨树后增添。
风雨交加,
我记得月下的楼阁里,琴声悠扬,露桥上笛声袅袅,谈及此事也让我眉头紧锁。
十年的往事,如今再想起却难以诉说。
愁苦的面容在酒后显得微微逗趣。
从今往后即便到岐王的宅邸,也只任那轻盈的舞衣随意飞舞。
你可知道?
这两三天里,春衫为你重重透出。
啼哭的人愈发消瘦。
明年今日,纸钱挂在那儿,每一颗都是长红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字仲明,号秋水,晚号梦窗,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脱俗,常以个人情感寄托于自然景色之中,富有感伤情怀。
创作背景: 在清明时节,正值寒食节,正是祭扫先人的日子。诗人在此时回忆往昔,感受到时光流逝与亲人的缺失,表达了对往昔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清明感旧》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寒食节的清明时节,借助阴雨天气和踏青的场景,传达出对逝去岁月的深刻怀念。开头的“正轻阴做来寒食”,便引入了一种阴郁的氛围,似乎预示着心中的愁苦。诗中对比了嬉笑游伴的热闹与自己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的对照,突显出作者的孤寂与伤感。
“新添得一堆黄土垂杨后”,直白地提及了死亡与葬礼,表明自己对逝去亲人的思念。随着场景的变化,诗人回忆起过往的美好时光,尽管岁月已逝,“十年事,此意买丝难绣”,难以再现当年的情景。这种对往事的追忆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反思,也是一种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最后几句,诗人提及未来的可能性,仿佛是在安慰自己,尽管身边的春衫透出伤感,但是未来的生活仍将继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强烈的情感,将个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思考表现得淋漓尽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清明寒食的场景,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昔日的追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踏青队队嬉游侣”中的“嬉游”指的是什么活动?
诗中提到的“岐王宅”象征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