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中春》

时间: 2025-04-27 11:26:13

诗句

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26:13

原文展示:

中春 李廌 〔宋代〕

轻挨残花香簌簌, 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 短褐破碎人家嫌。

白话文翻译:

轻轻触碰,残留的花瓣纷纷落下, 迅速剥开新笋,露出纤细的白色。 为了伤感春天,煮笋买春酒, 穿着破旧的短褐,被人家嫌弃。

注释:

  1. 轻挨:轻轻触碰。
  2. 簌簌:形容花瓣落下的声音。
  3. 旋剥:迅速剥开。
  4. 纤纤:形容细长。
  5. 伤春:因春天即将结束而感到悲伤。
  6. 短褐:古代贫民穿的粗布短衣。
  7. 破碎:破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廌(生卒年不详),字公辅,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琐事,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感受。这首《中春》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时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自身的孤独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即将结束时所作,诗人通过对残花、新笋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伤感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中的“短褐破碎人家嫌”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通过对残花、新笋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的“伤春煮笋买春酒”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也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贫困。最后一句“短褐破碎人家嫌”则揭示了诗人的社会地位和被社会边缘化的处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轻挨残花香簌簌”:诗人轻轻触碰残留的花瓣,花瓣纷纷落下,发出簌簌的声音,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
  2. “旋剥新笋白纤纤”:诗人迅速剥开新笋,露出纤细的白色,新笋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3. “伤春煮笋买春酒”:诗人为了伤感春天,煮笋买春酒,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4. “短褐破碎人家嫌”:诗人穿着破旧的短褐,被人家嫌弃,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修辞手法:

  1. 拟人:“轻挨残花香簌簌”中的“轻挨”赋予了花瓣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的形象性。
  2. 对仗:“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中的“轻挨”与“旋剥”,“残花”与“新笋”形成了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意象分析:

  1. 残花:象征着春天的逝去和时光的流逝。
  2. 新笋: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3. 春酒:象征着诗人对春天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无奈。
  4. 短褐:象征着诗人生活的贫困和社会地位的低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轻挨残花香簌簌”中的“簌簌”形容的是什么声音? A. 风声 B. 花瓣落下的声音 C. 水声
  2. 诗中的“旋剥新笋白纤纤”中的“纤纤”形容的是什么? A. 新笋的颜色 B. 新笋的形状 C. 新笋的味道
  3. 诗中的“伤春煮笋买春酒”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春天的喜爱 B. 对春天的留恋 C. 对春天的厌恶
  4. 诗中的“短褐破碎人家嫌”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 A. 社会地位的高 B. 社会地位的低下 C. 社会地位的中等

答案:1. B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杜甫《春望》: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2. 王维《鸟鸣涧》: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李廌的《中春》与杜甫的《春望》都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春天的情感,但李廌的诗更多地表现了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同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诗选注》:收录了李廌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2.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解析。

相关查询

王子端挽辞 汴梁公廨西楼二首 其二 汴梁公廨西楼二首 其一 潼关 辋川 雨中 书州驿壁 宋丞相信国公上巳诗 游天衣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门字框的字 草字头的字 装聋作痴 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鼠窜蜂逝 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茶花 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卝字旁的字 兰时 鬯字旁的字 见精识精 跗骨 风云会合 焚铄 家生 靑字旁的字 查查胡胡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