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书州驿壁》

时间: 2025-05-02 03:24:14

诗句

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24:14

书州驿壁

作者: 路铎 〔金朝〕

原文展示:

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
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
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
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天的旅途。诗人站在驿站的墙壁上,看到远处的雉堞(防御工事),而羊肠小道却依然难行。炊烟飘荡在沮水(沮河)上,苍老的树木仍然记得那座桥和山。祭坛荒废,没人来吊唁,只有高台上的鸟儿自由飞翔。旅客在秋雨中的馆舍里,虽未到老年,鬓发却已先显白斑。

注释:

  • 雉堞:古代防御工事,通常为土筑的墙垛。
  • 羊肠行:指山间小路,形容其曲折狭窄。
  • 炊烟:指村庄或农家升起的烟。
  • 沮水:即沮河,位于今安徽省。
  • :祭坛,古代用来祭祀的地方。
  • 客怀:旅客的情感和思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路铎,金朝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以写景抒怀为主,常常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诗作写于旅途中,表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置身于秋雨中,思绪纷乱,体现了他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书州驿壁》采用了典型的山水诗风格,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开篇的“雉堞俯已见,羊肠行尚难”,勾画了旅途的艰辛,雉堞虽可见,但羊肠小道却难以通行,暗示了人生道路的曲折与艰难。接下来的“炊烟界沮水,老木识桥山”,则通过炊烟和老树的描写,表现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过往岁月的追忆。诗的后半部分通过“畤废无人吊,台高有鸟还”,揭示了人情冷暖与自然的永恒,无人吊唁的祭坛与飞翔的鸟儿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孤独的深刻体验。最后一句“客怀秋馆雨,未老鬓先斑”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身体尚未老去,但鬓发却已显现出白斑,体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短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雉堞俯已见:从高处俯瞰,看到的防御工事,象征着历史的沉重。
  • 羊肠行尚难:羊肠小道行走困难,暗示人生道路的艰辛。
  • 炊烟界沮水:炊烟与水的交界,营造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
  • 老木识桥山:老树见证了桥和山,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记忆的留存。
  • 畤废无人吊:祭坛荒废,体现人情冷漠。
  • 台高有鸟还:高台上的鸟儿自由飞翔,表现自然的生机与人的孤独。
  • 客怀秋馆雨:旅客在秋雨中的心情,愁苦而沉重。
  • 未老鬓先斑:虽年轻,鬓发却已显白,反映时间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比:如“无人与吊”与“鸟儿还”,展现人类与自然的对立。
  • 象征:炊烟、老木等意象象征着乡愁与时间的流逝。
  • 拟人:老木识桥山,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借助自然景物反映内心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伤,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雉堞:象征历史的痕迹与人类的防御。
  • 羊肠小道:代表人生的曲折与艰难。
  • 炊烟:寄托着对乡土的思念。
  • 老木:象征时间的积淀与记忆的沉重。
  • :象征自由与生命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羊肠行尚难”是指什么? A. 山间小路曲折
    B. 河流的险滩
    C. 平坦的道路
    D. 城市的街道

  2. 诗人的心情在最后一句中表现为: A. 快乐
    B. 愤怒
    C. 愁苦
    D. 安宁

答案: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 杜牧
  • 《山中送别》 - 王维

诗词对比:

  • 杜牧的《秋夕》:同样表达了秋天的意境和个人情感,但更侧重于对爱情的思考。
  • 王维的《山中送别》:描写了自然景色与送别之情,情感更加直接。

参考资料:

  • 《金代诗歌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跋尤延之山水两轴二首 过三衢,徐载叔采菊载酒,夜酌走笔二首 过丫头岩 晚望二首 芗林五十咏·无热轩 月午 又题寺后竹亭 寄题袁机仲侍郎殿撰建溪北山四景·冰壶阁 题孙舜俞府判瑞石图 听蝉八绝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遗簪堕屦 先行 食字旁的字 包含舟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耿耿于怀 虚里 亲礼 浮套 魚字旁的字 殳字旁的字 包含观的词语有哪些 夺其谈经 偷合 士字旁的字 举枉措直 交口赞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