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9 07:47: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9 07:47:51
游天衣寺
作者: 陆亘 〔唐代〕
处世空旦夕,探幽放情志。
长歌向闲云,引客游古寺。
秦山倚寥廓,高鸟下苍翠。
凝阴向杉松,界法齐天地。
疏钟远僧舍,深殿有猿戏。
警梵千溪中,真禅寂无二。
寒泉耸毛发,清露遣心累。
省虑因悟非,劳神岂为贵。
起然静中见,觉了愚胜智。
愿得栖烟霞,书之谢名利。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世俗生活中的空虚感,渴望追求高远的情志。他向闲云高歌,带着客人游览古寺。秦山在广阔的天空下屹立,高飞的鸟儿在苍翠的山林中翱翔。阴影凝聚在松树间,法界无处不在,天地相接。远处传来钟声,隐约可闻僧舍的静谧,深殿中猿猴嬉戏。千条溪水中响起禅音,真正的禅意是无二的。寒冷的泉水使人毛发竖立,清晨的露水让人心中无累。思虑的省悟源于对非的理解,劳累的心情何必珍贵。静中顿悟,愚昧胜过智慧。愿意在烟霞中栖息,写下这份对名利的谢绝。
作者介绍:陆亘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色,并表达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的时期,但诗人对世俗的繁华感到厌倦,选择在天衣寺中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觉悟。
《游天衣寺》以清幽的环境为基础,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开篇的“处世空旦夕”,直接点出诗人对生活短暂和空虚的感受,接着通过“探幽放情志”表达了他渴望超越世俗的志向。在古寺游览的过程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由和宁静的向往。
诗中“长歌向闲云”的意象,展现了一种放松和悠闲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自在与放松。而“秦山倚寥廓,高鸟下苍翠”,则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观,传达了诗人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在描写寺庙的细节时,诗人通过“疏钟远僧舍,深殿有猿戏”展现了寺庙的静谧和生活的生动,似乎在提醒人们即使在安静的环境中,生活也依然充满活力。最后,诗人以“愿得栖烟霞,书之谢名利”结束,表达了对名利的超然,渴望在山水间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寺庙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宁静的向往,体现了追求真理、智慧和内心自由的主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长歌向闲云”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自在
C. 愤怒
“寒泉耸毛发”中的“寒泉”象征了什么?
A. 生命
B. 清醒
C. 绝望
诗人的愿望是什么?
A. 追求名利
B. 栖息于烟霞
C. 寻求权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的宁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陆亘的《游天衣寺》则更加强调对世俗名利的超脱和对内心觉悟的追求,两者在主题上有共通之处,但表达方式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