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芗林五十咏 其三十 梅坡》

时间: 2025-07-29 23:35:20

诗句

自昔花如雪,而今叶入云。

先生已仙去,谁与共天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23:35:20

原文展示:

自昔花如雪,而今叶入云。
先生已仙去,谁与共天醇。

白话文翻译:

自从昔日梅花如雪般盛开,现在的梅树只剩下叶子直入云端。那位老师已然去世,谁能与我共饮这天上的美酒呢?

注释:

  • 自昔:自从过去。
  • 花如雪:形容梅花盛开时的洁白如雪。
  • 而今:而现在。
  • 叶入云:树叶高耸入云,形容梅树已不再开花。
  • 先生:指代作者尊敬的老师或朋友。
  • 已仙去:已经去世,成为仙人。
  • 共天醇:一起共享天上美酒,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40年-1225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明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常以写景、抒情见长,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中借梅花的衰落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逝去友人的思念。首句“自昔花如雪”通过对梅花盛开时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印象,梅花如雪,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然而,转折到“而今叶入云”,则瞬间带来一种苍凉感,梅树已不再花开,而是枝叶高耸,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先生已仙去”中,诗人用“仙去”这一词汇,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友人离世的痛惜,诗人似乎在追问,谁能与我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则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的感叹,天醇美酒本是人间的美好,然而此时却无人与之分享,诗人内心的孤独愈加凸显。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自昔花如雪:回忆梅花盛开的往昔,使用“如雪”强调梅花的洁白和美丽。
  2. 而今叶入云:对比现在梅树的状态,暗示时间的流逝,感叹生命的变迁。
  3. 先生已仙去:提到老师的去世,表现出对他深切的怀念。
  4. 谁与共天醇:表达对共享美好时光的渴望,带有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雪,形象地表现了梅花的美丽。
  • 对比:通过“昔”和“今”的对比,展现时间的流逝与变化。
  • 排比:句子结构的对称性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意象分析:

  • 梅花:象征着高洁、坚韧与生命的美好。
  • 白雪:代表纯洁与美好,暗喻过往的美好时光。
  • 叶子:象征生命的衰退与时间的流逝。
  • 仙人:指已故的朋友,象征着超脱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自昔花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梅花的喜爱
    • B.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C. 对雪的赞美
  2. “先生已仙去”中的“仙去”指的是什么?

    • A. 离开
    • B. 去世
    • C. 归隐
  3. 诗中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 A. 孤独
    • B. 快乐
    • C.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 - 王安石
  • 《早梅》 - 李清照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写梅花,但更强调梅花的坚韧与不屈精神。
  • 李清照的《早梅》:通过梅花的早开,表现出对春天的期待与生活的美好。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盐池 长淮晚望 送梵才上人归天台 病中 论诗三十首·其五 题刘才卿湖石扇头 临江仙 元鲁县琴台 人月圆 山居杂诗六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鸣嘤 大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眼饧耳热 衣字旁的字 岳岳荦荦 雕开头的成语 十战十胜 捄荒 克字旁的字 千仓万箱 遣价 下厨 包含熙的成语 奸说 羯鼓解秽 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风结尾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