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5: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5:51
自昔花如雪,而今叶入云。
先生已仙去,谁与共天醇。
自从昔日梅花如雪般盛开,现在的梅树只剩下叶子直入云端。那位老师已然去世,谁能与我共饮这天上的美酒呢?
杨万里(1140年-1225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明朗,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他的作品常以写景、抒情见长,关注自然与人文的关系。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反映了他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梅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和坚韧,诗中借梅花的衰落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失落。
这首诗以梅花为引子,抒发了诗人对过去的追忆与对逝去友人的思念。首句“自昔花如雪”通过对梅花盛开时的描绘,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生机勃勃的印象,梅花如雪,象征着纯洁与美好。然而,转折到“而今叶入云”,则瞬间带来一种苍凉感,梅树已不再花开,而是枝叶高耸,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这种对比使得情感更加深刻。
接下来的“先生已仙去”中,诗人用“仙去”这一词汇,既表达了对老师的敬仰,也体现了对友人离世的痛惜,诗人似乎在追问,谁能与我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则是对生活的无奈与孤独的感叹,天醇美酒本是人间的美好,然而此时却无人与之分享,诗人内心的孤独愈加凸显。
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梅花的描写引入主题,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情感真挚而深沉,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梅花的变化,表达了对时间无情的感慨和对已故友人的怀念,情感基调深沉而感人,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回忆的珍视。
诗中“自昔花如雪”表达了什么情感?
“先生已仙去”中的“仙去”指的是什么?
诗中最后一句“谁与共天醇”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