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0: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0:02
深於池沼浅於河,动地风来也不波。只道东来行役苦,胡床面面是菱荷。
这条溪水比池塘还深,却比河流还要浅,风一吹,水面却没有波纹。人们总以为向东而行真的很辛苦,但坐在飘荡的胡床上四处观望,眼前满是菱和荷花的美景。
本诗虽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胡床”作为古代人坐船时常用的坐具,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文化。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因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善于描写自然景色而被称为“山水诗人”。他的诗作以真实的生活体验和细腻的情感著称。
创作背景: 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常常乘船游览,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借此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苕溪登舟》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生活感悟的诗。全诗通过描绘溪水的深浅与风的状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体会。开头两句通过对比,展现出溪水的独特魅力,强调了溪水的清澈和宁静,给读者一种悠然自得的感觉。接下来,诗人以“只道”引出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对行走与劳作的无奈,但又通过“胡床面面是菱荷”的描写,将这种无奈转化为一种美的享受,体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态和对自然美的热爱。整首诗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展现了杨万里细腻的诗风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核心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的哲理思考,表现出一种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胡床”是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李白通过壮阔的山水抒发豪情,而杨万里则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不同的诗风与情感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