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4 03:0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4 03:06:29
原文展示:
不是城中是甑中,雨馀日色更明红。
若为飞上金山顶,独立长江万里风。
白话文翻译:
这并不是在城中,而是在锅中;雨后阳光更显得明亮红润。
如果能够飞到金山顶上,便能独自一人迎接长江的万里风光。
注释:
典故解析:
金山寺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寺庙,位于长江南岸,诗中提到的金山顶象征着高远与超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阮亭,南宋著名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夏季,正值酷热,诗人通过描绘雨后阳光的明亮,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在酷暑中的感受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呈现了杨万里对自然风光的深刻观察与思考。开头以“不是城中是甑中”引入,直观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隐喻着城市中喧嚣和烦闷的气息。接着通过“雨馀日色更明红”,描绘了雨后阳光的明亮,形成一种清新而生动的对比,展现出自然的美丽和生机。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描述,也暗含着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若为飞上金山顶”引发联想,表现出一种对高远境界的追求。金山顶作为一个象征,代表着诗人对理想与自由的渴望,仿佛在呼唤读者去追求更广阔的人生。最后一句“独立长江万里风”则描绘出一种孤独的美感,诗人希望能够在自然中找到一种灵魂的解脱与宁静。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情感,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清晰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不是城中是甑中”:开篇以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出炎热的感觉,暗示诗人并非身处城市的喧闹,而如同被困在锅中一样。
“雨馀日色更明红”:通过雨后阳光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清新而明亮的状态,暗示着希望与生机。
“若为飞上金山顶”:使用假设的句式,引导读者思考理想与追求,表达了诗人渴望超越现实的心情。
“独立长江万里风”:在金山顶上独立的意象,传达出自由与壮丽的感受,涵盖了对广阔世界的向往。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渴望自由与超脱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营造出一种既热烈又清新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与哲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甑”指的是:
A. 城市
B. 锅
C. 山
诗人希望飞到哪个地方?
A. 城中
B. 金山顶
C. 湖边
“独立长江万里风”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兴奋
C. 忧伤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皆通过高处的视角来展现壮丽的自然景观。但杨万里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哲思,而王之涣则着重于壮观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