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7: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7:10
咏白海棠
作者: 曹雪芹 〔清代〕
斜阳寒草带重门,
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
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
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
多情伴我咏黄昏。
夕阳斜照,寒草环绕着重重的门扉,
雨后,青苔铺满了花盆。
白玉般的精神难以与其洁白相比,
雪一样的肌肤容易令人迷醉。
芳心微弱而娇嫩,
倩影在三更之时月下留有痕迹。
不要说那缟素的仙女能够羽化成仙,
我这多情之人陪伴着你吟咏黄昏。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缟仙能羽化”中的“羽化”指的是修道成仙的过程,常用于形容人们对超脱世俗的向往,展示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现实的反差。
作者介绍:
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因创作《红楼梦》而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细腻而感人。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写于曹雪芹的晚年,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白海棠象征着纯洁与美好,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爱情与人生的深切思考。
《咏白海棠》是一首充满情感与细腻描绘的诗作,曹雪芹通过对白海棠的咏叹,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首句“斜阳寒草带重门”,描绘出了一幅朦胧的秋冬交替的画面,寒草的萧瑟与夕阳的柔光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而又诗意的氛围。接下来“苔翠盈铺雨后盆”,则将景象向更为细腻的层面推进,显示出雨后生机的复苏与清新的自然气息。
诗中对白海棠的描写,“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将花的美丽与人的情感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而“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则引发了读者对爱情的思索,芳心的娇弱和倩影的痕迹,象征着爱情的脆弱与美好,令人动容。最后两句“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尘世间情感的执着,虽未能超脱,但愿意在黄昏的余晖中,细细品味这份多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白海棠的美丽与脆弱。通过“玉”、“雪”的比喻,强调了白海棠的洁白无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咏叹白海棠,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缟仙”指的是:
A. 白衣仙女
B. 诗人
C. 白海棠
D. 黄昏
“芳心一点娇无力”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希望
B. 对爱情的脆弱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时间的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通过对春天的描写,表达对爱情的追忆与思念;而曹雪芹的《咏白海棠》则以花象征爱情的脆弱与美好,展现了更为细腻的情感。两者都通过自然意象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