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4: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4:10
作者: 张继先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庵里人行庵外路,
庵外人来庵里坐。
遮头茅草欠坚牢,
年年风雨年年破。
白话文翻译:
在庵里的人走出庵外的路,
而庵外的人却来到庵里坐下。
遮住头部的茅草不够坚固,
年年遭受风雨年年破烂。
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直接涉及的典故,但反映了隐逸生活的常态和朋友之间的疏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继先,字子文,宋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多描绘隐士生活和自然景色。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张继先在庵中隐居的时期,表达了对友人不遇的无奈和对隐居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访友不遇题》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与无奈。诗中前两句描绘了庵内与庵外的互动,暗示着人与人之间的疏离感。庵外的人来访,却始终无法与庵内的人相见,反映了朋友间的失落感与隔阂。后两句则通过“茅草”的意象,表现出庵所处环境的脆弱和不安,象征着隐居者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整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刻的情感,犹如一缕清风,带来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隐士生活的孤独、人与人之间的疏离,以及对友谊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诗中的“茅草”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庵”是指什么?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