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0: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0:34
自得逍遥趣,从来乐静居。
水边红杏小,烟外翠篁疏。
有物真常应,忘形内本虚。
人间役尘虑,到此尽消除。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宁静居所的热爱。诗人认为,生活在水边的小红杏和烟雾外的稀疏竹林,都是一种自然的美景。有些事物是真正永恒的,我在这里忘却了自己的形体,内心也变得空灵。人间的纷扰和烦恼,在这里都得以消除。
张继先,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们对宁静的渴望。
《和浑兴庵超然即事韵》创作于一个宁静的环境,诗人受到周围自然景色的感染,表达了对逍遥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烦恼的超脱。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诗人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出内心的平和与满足。开篇的“自得逍遥趣,从来乐静居”,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心境,表明他对安静生活的偏爱。接下来的“水边红杏小,烟外翠篁疏”,生动地描绘了自然景色,红杏的娇小与竹子的稀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诗中的“有物真常应,忘形内本虚”揭示了更深层的哲理,诗人似乎在思考生命的本质,暗示内心的空灵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最后一句“人间役尘虑,到此尽消除”则表达了诗人在此宁静之地能够摆脱世间的烦恼,达到心灵的解脱。
整首诗气韵悠长,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清静生活的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本诗主要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烦恼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隐逸生活的精神。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物有哪些?
A. 红杏、翠篁
B. 玫瑰、松树
C. 荷花、柳树
诗人对生活的态度是:
A. 忙碌与追求
B. 逍遥与宁静
C. 忧虑与消极
诗中“内本虚”是指什么?
A. 内心空灵
B. 物质丰富
C. 身体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