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3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9:57
望江南
作者: 洪皓 〔宋代〕
登高引领望江南,
家在江南杳霭间。
满目烽烟归路远,
萱亲不见泪潸潸。
登上高处遥望江南,
我的家在江南的迷雾之中。
满眼都是战火,归家的路途遥远,
无法见到母亲,泪水止不住流淌。
“萱亲”出自古代诗词中对母亲的称呼,萱草的意象常与母亲的关爱、思念相连。古人认为萱草能忘忧,作者在此提及,正是对母亲深切的怀念和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洪皓,字子山,号白云,宋代诗人,官至太常博士。他的诗词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常以个人情感为主题,表现出对家国的深厚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战乱时期,作者因战乱而离乡,表现出对江南故土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的悲惨现实。
《望江南》是一首充满忧伤与思念的诗作,洪皓通过对江南的遥望,表达了他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怀念。开篇以“登高引领”开始,设定了一个高远的视角,象征着作者对未来的渴望与对过往的回忆。接着,诗中提到的“杳霭间”不仅描绘了江南的美丽景色,还暗示了作者对家乡的模糊记忆,充满了无奈与惆怅。
“满目烽烟”则转向了现实的残酷,战乱带来的家国破碎与归路遥远,表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失落感。这种对家国的忧虑与对亲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烈的情感。最后一句“萱亲不见泪潸潸”,将情感推向高潮,泪水映射出对母亲深切的思念,这种情感的真实与强烈使得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当时社会动荡的深刻反思,具有较高的历史和文学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与对战乱的无奈,具有强烈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家在江南杳霭间”表现了什么情感?
“满目烽烟”中“烽烟”指的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洪皓的《望江南》和李白的《静夜思》,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洪皓更多体现了对战争的无奈和对亲人的思念,而李白则着重于对月光的思考和孤独感。两者在意象和情感上各有侧重,展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和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