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5:4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5:48:43
《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
作者: 洪皓 〔宋代〕
九龄颖悟已惊人,
乃父分茅善抚民。
郑忽身为周室质,
贾生议屈汉庭臣。
行攀郄桂荣三斧,
暂著莱衣省二亲。
勿讶班荆歌陟屺,小人有母在江宾。
这首诗表达了对刘善长的送别之情。九岁的小孩已然聪慧非凡,善于治理百姓的父亲将土地分给他。郑玄曾是周朝的质子,贾谊曾为汉朝的臣子。行路时攀登桂树,暂时披上莱衣去看望双亲。不要惊讶在陡峭的山坡上听到班荆的歌声,因为小人(指平民百姓)也有母亲在江边。
作者介绍:洪皓,宋代诗人,以其雅致的诗风著称。生于北方,晚年定居南方,作品多描写政治和人情。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刘善长即将返回北安省亲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对亲情的向往。
洪皓的《送刘善长归北安省亲》是一首情感真挚的送别诗。诗中通过对刘善长聪明才智的赞美,表现了对其未来的期待。开篇提到“九龄颖悟已惊人”,即显示出刘善长的才华与潜力,令人刮目相看。接着,诗人提及其父亲的德行,点明了善治之道的重要性,反映出家庭教育的深远影响。
后面的几句则通过历史典故,暗示了一个人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定位自己的身份与价值。郑玄和贾谊的提及,既是对刘善长的激励,也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思考。
“行攀郄桂荣三斧,暂著莱衣省二亲”表现了刘善长在追求名利的同时不忘根本,回归家庭的情感。最后一句“勿讶班荆歌陟屺”则展现了一种人情味,即使在平民中也有着对母亲的思念与尊重,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典故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音韵和谐,含义深远。
主题思想:全诗传递出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以及对家庭亲情的重视,表现了作者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九龄”是指谁?
“勿讶班荆歌陟屺”中“班荆”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莱衣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送友人》相比,洪皓的作品更加注重家庭与亲情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倾向于表达对友人的豪情与壮志,两者在情感表达上有着明显的不同,但都展示了诗人在送别时的情感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