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30: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30:54
今我所居,圭窦荜门。
俯首折腰,如坐覆盆。
终日譊譊,形弊神昏。
死所未知,旧事谁谕。
我现在所居之地,门口只有简陋的荜门。
我低头弯腰,感觉就像坐在一个倒扣的盆子里。
整天都是嘈杂的声音,身体疲惫,精神恍惚。
死后去往何处不知,过去的事情又有谁来告诉我呢?
此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通过对生活的描摹,体现了作者对生活困境的深刻思考。古代诗人常用简单的生活场景表达深层的哲理,洪皓的这首诗正是如此,表现了对人生和死亡的无奈与困惑。
洪皓(约1035年—约1090年),字希逸,号梅溪,宋代诗人及散文家,曾任官职,经历了较为复杂的政治生涯。他的诗歌多描写人生苦乐,风格清新自然,常融入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该诗创作于洪皓的晚年,或许是在他经历了官场的风波、生活的困苦后,产生了对生活和死亡的深刻感悟。诗中流露出一种自由与压抑、迷茫与清醒交织的情感。
洪皓的《所居三章》以简单的语言描绘出一个隐居者的内心感受,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沉思。首句“今我所居,圭窦荜门”开篇即以简陋的环境引入,展示了他所处的困境。接下来的“俯首折腰,如坐覆盆”,形象地描绘了生存状态的压抑,似乎在暗喻一种被现实压迫的无奈感。
“终日譊譊,形弊神昏”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情感,描绘了整日在嘈杂中度过,身体和精神都感到疲惫的状况。最后两句“死所未知,旧事谁谕”则是对生命终结的迷茫与对往昔的追忆,流露出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存在的思考,具有深厚的哲理意蕴和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居住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无奈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揭示了孤独与迷茫的人生状态。
洪皓的《所居三章》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诗中“俯首折腰,如坐覆盆”中的“覆盆”是用来形容什么?
诗人对死亡感到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