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7-28 10:25: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0:25:16
浣溪沙(寒食初晴,桃杏皆已零落,独牡丹欲开)
作者:毛滂 〔宋代〕
魏紫姚黄欲占春。
不教桃杏见清明。
残红吹尽恰才晴。
芳草池塘新涨绿。
官桥杨柳半拖青。
秋千院落管弦声。
全诗翻译:
紫色的魏花和黄色的姚花争相开放,想要占据春天的美景;
桃花和杏花却在清明时节已然凋零。
残余的花瓣在微风中飘落,恰好在晴天的时刻。
芳香的草地和池塘刚刚开始长出新绿;
官桥旁的杨柳半垂着柳条,显得青翠欲滴。
秋千在院落中摇曳,管弦乐声在耳边回响。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桃杏花开和凋零是传统中国文化中春天与生命的象征,反映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作者介绍:
毛滂(约1000年—1070年),字子华,号寄庵,宋代词人,擅长写词和诗,尤其以婉约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生活情趣,语言清新、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寒食节后,正值春末夏初,表达对春天的留恋和对花朵凋零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思考。
本诗以“寒食初晴”为背景,表现了春天的转瞬即逝。开头两句通过“魏紫姚黄”与“桃杏”的对比,暗示春天的生机与生命的脆弱,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的珍惜与感伤。“残红吹尽恰才晴”,描绘了春日的晴朗与凋零的花瓣,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接下来的“芳草池塘新涨绿”让人感受到生命的复苏,春天的气息依然存在。最后几句通过“官桥杨柳”和“秋千院落管弦声”,展现了悠闲的生活气息,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享受眼前的生活。整首诗在忧伤中透出希望,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对于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于当下美好生活的珍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桃杏”在清明时节的状态是:
A. 正在开放
B. 已经凋谢
C. 仍在争艳
D. 只剩残花
“芳草池塘新涨绿”中,“新涨绿”指的是:
A. 新开的花
B. 新长出的草
C. 新建的池塘
D. 新生的生机
诗中使用的“残红吹尽”的修辞手法是:
A. 比喻
B. 拟人
C. 对比
D. 排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