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尘外亭》

时间: 2025-05-13 01:12:26

诗句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法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01:12:26

原文展示:

题尘外亭
洪皓 〔宋代〕
千岁归来化鹤仙,作亭犹是旧山川。
登临迥出红法外,笑傲仍居碧海边。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
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经过千年的修炼,我已化为鹤仙,所建的亭子依然是那片旧时的山川。登上高处,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傲然自得地生活在碧海之滨。坐在这里想象着三清(道教的三位神仙)并不遥远,回头看那五浊的世界,真令人怜悯。鹏鸟能展翅九万里,我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又何必在乎《庄子》的第一篇呢?

注释:

字词注释:

  1. 千岁:指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修炼成仙的时间。
  2. 化鹤仙:指修炼成仙,化为仙鹤。
  3. 旧山川:指熟悉的旧地方。
  4. 登临:登上高处。
  5. 红法:可能指世俗的法则或红尘。
  6. 三清:道教中的三位主要神明,代表纯净的境界。
  7. 五浊:指尘世的种种污浊。
  8. 鹏抟:大鹏鸟,象征着高远的志向。
  9. 蒙庄:指《庄子》一书,强调不必拘泥于经典的思想。

典故解析:

  1. 三清:源于道教,三清是道教最尊崇的三位神明,分别是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
  2. 鹏鸟:出自《庄子》,象征着追求高远理想的决心与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元勋,号白云,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追求高远的意境,表现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与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洪皓的个人修行经历有关,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经历了世间的喧嚣与浑浊后,诗人选择在山水之间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自我实现。

诗歌鉴赏:

《题尘外亭》是一首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超脱的追求的作品。诗的开头,通过“千岁归来化鹤仙”一句,便引入了修道成仙的主题,表现出诗人对长久修行的向往和追求,暗示着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接着“作亭犹是旧山川”表现了对故土的眷恋,同时也暗示着不变的自然之美与人心的变化。

在“登临迥出红法外”,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世俗法则的超脱,站在亭上俯瞰,似乎已然不再被红尘所困扰,展现出一种洒脱与自在。接下来的“笑傲仍居碧海边”更是表现出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仿佛在告诫世人,真正的自由不在于物质,而在于心灵的安宁。

“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一句,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高尚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污浊的痛惜。最后以“鹏抟九万吾何羡,安用蒙庄第一篇”结束,表现出一种对名利地位的淡漠,强调了个人理想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境上高远,语言上清新,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理解,传达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和深邃的哲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千岁归来化鹤仙:经过长时间的修炼,已经化为仙鹤,暗示着成仙的愿望和修行的过程。
  2. 作亭犹是旧山川:所建亭子依然在熟悉的山川之中,体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3. 登临迥出红法外:登上亭子,超越了世俗的限制,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4. 笑傲仍居碧海边:在碧海边傲然自得,显示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5. 坐想三清元不远:静坐想象三位神仙的境界,并不遥远,表达对高尚境界的向往。
  6. 回观五浊祗堪怜:回头看世间的污浊,感到无奈与怜悯。
  7. 鹏抟九万吾何羡:大鹏展翅九万里,表明对名利的淡泊。
  8. 安用蒙庄第一篇:不必追求《庄子》的第一篇,强调内心的自由与真实的自我。

修辞手法:

  1. 比喻:如“化鹤仙”比喻修炼成仙,表达追求的理想。
  2. 对仗:如“坐想三清元不远,回观五浊祗堪怜”,上下句内容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3.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了诗的气势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追求精神的自由与超脱,表现了诗人对世俗的淡漠、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通过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追求,传递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鹤仙:象征着修道成仙的理想与追求。
  2. 旧山川:代表着故乡的情感与自然的美好。
  3. 红法:象征着世俗的束缚与限制。
  4. 碧海:象征着自由与无拘无束的生活。
  5. 三清:象征着高尚的精神境界。
  6. 五浊:象征着世间的污浊与烦恼。
  7. 鹏鸟:象征着追求理想的勇气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千岁归来化鹤仙”意指什么?
    A. 经过长时间的修炼
    B. 回到故乡
    C. 成为普通人
    D. 追随他人

  2. “登临迥出红法外”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无限向往世俗
    B. 对世俗法则的超脱
    C. 对名利的追求
    D. 对自然的无感

  3. “鹏抟九万吾何羡”主要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羡慕世俗财富
    B. 追求精神自由
    C. 对名利的渴望
    D. 对他人的嫉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庐山谣》 - 李白
  2. 《饮酒》 - 陶渊明
  3. 《山中问答》 - 王维

诗词对比:

  • 《庐山谣》与《题尘外亭》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李白的诗更侧重于豪放与激情,而洪皓则更体现出一种内敛与思考的哲学精神。
  • 《饮酒》中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与洪皓的“笑傲仍居碧海边”都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陶渊明的作品更强调自足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道教文化与诗歌》
  4. 《庄子》
  5. 《陶渊明诗文集》

以上内容为《题尘外亭》的详细解读与分析,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深意与美感。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还至端州驿前与高六别处 下江南向夔州 寄天台司马道士 扈从温泉宫献诗 侍宴隆庆池应制 赠工部尚书冯公挽歌三首 李工部挽歌三首 三月二十日诏宴乐游园赋得风字 奉和圣制幸凤汤泉应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诺诺连声 世乐 千秋人物 石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惊耸 包含窥的成语 鼓字旁的字 逃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渊渟岳立 巳字旁的字 鹵字旁的字 人生一世,草生一秋 破柱求奸 太妃 氟氯烷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标新竞异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