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石碏大义灭亲》

时间: 2025-04-26 22:07:20

诗句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

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7:20

原文展示:

恶吁及厚笃忠纯,大义无私遂灭亲。
后代奸邪残骨肉,屡援斯语陷良臣。

白话文翻译:

恶言和厚重的忠诚纯正之情,大义无私最终导致了灭亲之事。
后代的奸邪之徒残害自己的骨肉,常常引用这句话来陷害忠良之士。

注释:

  • 恶吁:恶言、恶语。
  • 厚笃:厚重、深厚,形容忠诚的品质。
  • 大义无私:指为了大义而不讲私情。
  • 灭亲:指亲情被大义所灭,意指忠臣为了国家和大义而不得不与亲人决裂。
  • 奸邪:指奸诈邪恶的人。
  • 斯语:指这句话或这个说法。
  • 陷良臣:指陷害忠良之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景皎,号梅溪,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以直言敢谏著称,作品多涉及政治和社会问题,风格清新而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宋代某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当时政治腐败,奸邪之徒横行,忠良之士常受到误解和迫害。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忠臣的同情以及对社会风气的批判。

诗歌鉴赏:

《石碏大义灭亲》是一首充满激情和思考的诗作,通过对“灭亲”这一极端行为的探讨,揭示了忠诚与大义之间的矛盾。诗中开头的“恶吁及厚笃忠纯”一语,便道出了在忠诚与大义面前,个人情感的渺小与无奈。这里的“恶吁”可以理解为对那些恶言的愤慨,而“厚笃忠纯”则是对忠诚品质的褒扬。

诗的后半部分则引入了对后代奸邪之徒的批判,他们利用这种“灭亲”的说法来陷害忠臣,显示出社会风气的堕落。整首诗以对比的手法,强调了忠良与奸邪的对立,以及忠臣在大义面前所承受的痛苦和无奈。

在形式上,诗句简练而有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引发读者对忠诚与正义的深思,传达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无奈与愤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恶吁及厚笃忠纯:开篇用“恶吁”引入,强调了对恶言的反感,接着以“厚笃忠纯”描绘忠诚的崇高品质。
  • 大义无私遂灭亲:进一步揭示大义的无私导致了亲情的破裂,表现出忠臣为国舍亲的悲壮。
  • 后代奸邪残骨肉:转折向后代的奸邪之徒进行批判,指出他们对亲情的漠视和利用。
  • 屡援斯语陷良臣:强调这些恶人以此语句来陷害忠良之士,揭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不公。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忠诚与奸邪的对比,突出忠臣的悲惨境遇。
  • 排比:使用了排比的手法增强情感的表达,如“恶吁及厚笃忠纯”。
  • 象征:用“灭亲”象征对于忠诚与道义的极端选择。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忠诚与正义的深刻反思,表现出在大义面前,个人情感的无力和社会对忠良的误解与迫害,呼吁对忠臣的理解与尊重。

意象分析:

  • 忠诚:象征着无私与正义,是诗中赞美的核心。
  • 亲情:象征着人性中的温情与牺牲,在大义面前显得脆弱。
  • 奸邪:象征着社会的腐败与不公,是对立的反面。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恶吁”指的是: A. 恶言恶语
    B. 赞美之词
    C. 忠诚的表现
    D. 悲伤的情感

  2. “大义无私遂灭亲”中的“大义”是指: A. 亲情
    B. 国家利益
    C. 个人利益
    D. 家族荣誉

  3. 诗中提到的“后代奸邪”是指: A. 忠良之士
    B. 统治者
    C. 恶人
    D. 文人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杜甫的《兵车行》与洪皓的《石碏大义灭亲》都表现了对忠臣的同情与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但杜甫更偏重于民生疾苦,而洪皓则集中于忠良之士的悲惨命运,展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洪皓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忠良与奸邪:一个历史的视角》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蝶恋花 得梅垞书 怀清溪任夫人 秋夕 题梁溪孙旭英峡猿集 春闺 铁袈裟 题北郭外前汤普济庵 即事 惠山 虎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枪的词语有哪些 胜利在望 有名有利 草莽英雄 一齐 枒杈 瓜蔓抄 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宝盖头的字 物望所归 一毛吞海 含咏 火字旁的字 糹字旁的字 周罗 衣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