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时间: 2025-04-26 22:08:45

诗句

卧沙细肋吾方厌,通印长鱼谁肯分。

好事东平贵公子,贵人不与与苏君。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08:45

走笔谢吕行甫惠子鱼

作者: 苏轼 〔宋代〕


原文展示:

卧沙细肋吾方厌,通印长鱼谁肯分。
好事东平贵公子,贵人不与与苏君。


白话文翻译:

我如今卧在沙滩上,惬意地享受着,正好厌倦了这种生活;然而,手中这条长长的鱼,谁愿意与我分享呢?好事常常被东平的贵公子占有,贵人们却不愿意与我苏轼分享。


注释:

  • 卧沙:指躺在沙滩上,形象地表达了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细肋:此处指“细长的鱼”,可能是指一种特定的鱼类。
  • 通印:可能暗指鱼的形态或特征,具体含义待解释。
  • 东平贵公子:暗指当时的某些有权有势的青年,苏轼在此表达对权贵的不满。
  • 贵人不与与苏君:强调了贵人们对自己不屑一顾的态度,表达了身处社会边缘的孤独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也有婉约之词。苏轼的创作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作背景可能与苏轼的个人经历有关。他在政治上多次遭遇挫折,生活境遇也时常起伏,诗中流露出对权贵的不满和对自己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讽的手法,展现了苏轼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以“卧沙”描绘了一个闲适的场景,似乎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但随即转入对鱼的无奈和对贵公子的批评,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里不仅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隐含着对社会不公的控诉。

苏轼巧妙地运用“细肋”“通印”等生动形象的词汇,让读者感受到他对鱼的细腻观察,而“贵人不与与苏君”则道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权贵之间的利益分享,往往让普通人处于被排斥的境地。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反映了苏轼个人的无奈,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卧沙细肋吾方厌:表达了诗人对沙滩生活的厌倦,“卧沙”是享受的状态,“细肋”则暗指他所捕获的鱼。
  • 通印长鱼谁肯分:这里流露出一种失落感,长长的鱼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但他发现没有人愿意分享。
  • 好事东平贵公子:突显出当时社会的不公,贵公子们垄断了美好的事物。
  • 贵人不与与苏君:直接表明了诗人对权贵的反感,表达了他对自己处境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鱼的意象不仅代表食物,也象征着美好的生活。
  • 反语:通过表面上对生活的享受,实际却隐藏了对社会不公的批评。
  • 对仗:诗中采用了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权贵的反感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卧沙:象征闲适与自由,但也暗含一种逃避现实的情感。
  • 细肋长鱼:代表理想与希望,然而却因缺乏分享而显得孤独。
  • 东平贵公子:象征社会的特权阶层,反映出诗人对其的不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描述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a) 忙碌
    b) 悠闲
    c) 紧张
    d) 贫困

  2. 诗中提到的“东平贵公子”指的是什么? a) 普通人
    b) 权贵阶层
    c) 渔民
    d) 农民

  3. 诗的主旨是什么? a) 赞美生活
    b) 批判权贵
    c) 赞美友谊
    d) 描绘自然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苏轼的这首诗更加强调了个人的孤独与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宁静之美。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相关查询

田舍一首 岁晚书事十首 田舍即事十首 晓意 戏孙季蕃 夜检故书得孙季蕃词有怀其人二首 又和宋侯三首 奉酬吴洪二公三和之什 杂记十首 其九 湘中口占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垢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牛字旁的字 气压 旅进旅退 凵字底的字 新西兰羊毛 展平 包含封的词语有哪些 人鬼 千差万别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生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天兵天将 以水济水 笠檐 母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