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2:52: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2:52:35
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
作者: 杜牧 〔唐代〕
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
世途皆扰扰,乡党尽循循。
客道难投足,家声易发身。
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
处困羞摇尾,怀忠壮犯鳞。
宅临三楚水,衣带二京尘。
敛迹愁山鬼,遗形慕谷神。
采芝先避贵,栽橘早防贫。
弦泛桐材响,杯澄糯醁醇。
但寻陶令集,休献楚王珍。
林密闻风远,池平见月匀。
藤龛红婀娜,苔磴绿嶙峋。
雪树交梁苑,冰河涨孟津。
面邀文作友,心许德为邻。
旅馆将分被,婴儿共洒巾。
渭阳连汉曲,京口接漳滨。
通塞时应定,荣枯理会均。
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
照瞩三光政,生成四气仁。
磻溪有心者,垂白肯湮沦。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感慨,感到前途阻碍重重,世事纷扰。他在早春时节旅行,思念故乡,感叹家庭声誉容易受到影响,旅途艰难,回家的路却显得遥远。诗中描写了松竹晚节、兰花吐芳的春日景象,表现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在这艰难的环境中,诗人希望能够避开名利的追逐,选择简单而充实的生活,陶渊明式的隐逸精神贯穿整首诗。诗的后半部分则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际关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我勉励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唐代著名诗人,山水田园诗、咏史诗、五言绝句等方面皆有建树。他的诗风清新洒脱,情感真挚,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诗人早春旅行时期,反映了他对人生困境的思考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虽有对现实的感慨,但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杜牧的《梁秀才以早春旅次大梁将归郊扉言怀兼别示…走笔依韵》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感慨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开篇即以“玉塞功犹阻,金门事已陈”引出自身的困境,表明在纷扰的社会中,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改变现状。接下来的“松篁标节晚,兰蕙吐词春”则通过对松竹和兰花的描写,传达出一种高洁的追求,暗示了即便身处逆境,仍要保持自己的品德和气节。全诗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珍视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应有的坚韧与执着。最后,诗人以“儒流当自勉,妻族更谁亲”总结,强调了自我激励与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具有深刻的哲理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个人的旅行经历,反映出诗人对人生、对名利的思考,表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高洁品德的情怀。诗人寄情于自然,强调友情与内心的和谐,最终呼唤儒生们应当自我勉励,勇敢面对生活的困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牧的字是什么?
A. 牧之
B. 朗之
C. 逸之
D. 文之
诗中提到的“松篁”象征什么?
A. 名利
B. 高洁的品格
C. 家庭
D. 自然美
诗中提到的“陶令”指的是谁?
A. 陶渊明
B. 陶侃
C. 陶弘景
D. 陶渊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杜牧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涉及隐逸与自然的主题,杜牧更强调对人生的感悟与哲理,而陶渊明则侧重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两者虽有相似之处,但风格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