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17:30: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7:30:09
鸥鹭逢人问归信,三年作客负沧洲。
诗袍醉帽黄埃底,羞见扶风马少游。
鸥鸟和白鹭遇到路人询问我的归信,我在沧洲漂泊了三年。
我穿着诗人的袍子,头戴醉帽,身处黄沙之中,
羞于与扶风的马少游相见。
这首诗通过对鸥鹭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怀念。开篇用“鸥鹭逢人问归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景象,也引入了诗人对归乡信的渴望,暗示着他在外漂泊的无奈与寂寞。接着“三年作客负沧洲”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在外漂泊的时间之长,沧洲的意象也加强了这一漂泊感。后两句“诗袍醉帽黄埃底,羞见扶风马少游”则表现了诗人对自己现状的不满,穿着诗袍醉帽却身处浑浊的黄埃之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士马少游的羡慕与自愧不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自然与人事的对比,描绘了诗人心灵的孤独与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对比、拟人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鸥鹭逢人”使自然生动,形成鲜明的对比。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对生活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的追求,情感丰富,意蕴深邃。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直接与浓烈,而史弥宁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更为内敛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