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食蛎房》

时间: 2025-04-26 04:00:02

诗句

蛎房生海壖,坚顽宛如石。

其中储可欲,虽固必生隙。

嵌岩各包藏,碨䃁相附积。

终逢霹雳手,妙若启扃鐍。

钻灼谅难堪,曷不吐馀沥。

南庖富腥盘,岂惟此称特。

吞航大绝伦,梯脔万夫食。

针鳞九牛毛,小嚼逾千百。

光螺晕紫斑,蠞膏湛金色。

水母脆鸣牙,章举悬疣密。

乌黏力排奡,贴石不可索。

妾鱼戏浮波,媚鲘雌雄匹。

蟹躁辄横骛,鳖缩常畏出。

车螯不服箱,马鲛非骏迹。

江瑶贵一柱,嗟岂栋梁质。

骨柔竞爱䱠,多鲠鯯乃斥。

蚶虹鲑赤文,肉黑鱼之贼。

鲦鲿鰋鲤鳗,鳣鲔鳅鲂鲫。

鳙庸而𩵖小,琐冗难尽述。

包涵知海量,长养荷天德。

贪生族类繁,失地波涛窄。

网罼人创祸,甘鲜已为厄。

纷然均可口,流品当别白。

微物倘见知,捐躯不足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0:02

食蛎房

作者:刘子翚 〔宋代〕

原文展示

蛎房生海壖,坚顽宛如石。
其中储可欲,虽固必生隙。
嵌岩各包藏,碨䃁相附积。
终逢霹雳手,妙若启扃鐍。
钻灼谅难堪,曷不吐馀沥。
南庖富腥盘,岂惟此称特。
吞航大绝伦,梯脔万夫食。
针鳞九牛毛,小嚼逾千百。
光螺晕紫斑,蠞膏湛金色。
水母脆鸣牙,章举悬疣密。
乌黏力排奡,贴石不可索。
妾鱼戏浮波,媚鲘雌雄匹。
蟹躁辄横骛,鳖缩常畏出。
车螯不服箱,马鲛非骏迹。
江瑶贵一柱,嗟岂栋梁质。
骨柔竞爱䱠,多鲠鯯乃斥。
蚶虹鲑赤文,肉黑鱼之贼。
鲦鲿鰋鲤鳗,鳣鲔鳅鲂鲫。
鳙庸而小,琐冗难尽述。
包涵知海量,长养荷天德。
贪生族类繁,失地波涛窄。
网罼人创祸,甘鲜已为厄。
纷然均可口,流品当别白。
微物倘见知,捐躯不足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海蛎(蛎房)的生长环境和特点,形容它们坚韧如石头,内部储藏着可口的美味,尽管外表坚固,但总会留有缝隙。它们嵌在岩石之间,层层叠叠,最终被人用力打开,像是打开一扇门。人们用力挖掘,难以承受的美味为何不吐出剩余的汁液?南方的厨房里美味佳肴不仅仅是蛎房,吞下去的食物让人感受到绝佳的味道。诗中描述了众多海鲜的形态与味道,像针状的鱼鳞,紫斑的光螺,水母的脆响,种种海味令人垂涎。鱼在水中嬉戏,螃蟹则躁动不安。诗人感叹即使是小小的海味,丰富多样,难以尽述,但它们都承载着大海的恩赐。人类的贪婪造成了海洋资源的枯竭,亲近自然的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尽管这些海味丰富可口,但若对微小生物的理解不足,牺牲它们也不足惜。

注释

  • 蛎房:即海蛎,一种海洋贝类,味美。
  • 坚顽宛如石:形容蛎房坚硬的外壳。
  • 嵌岩各包藏:蛎房生长在岩石中,隐秘而丰盈。
  • 霹雳手:比喻撬开蛎房的工具或手法。
  • 南庖:南方的厨房,代表南方的饮食文化。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生活,作品多涉及山水、花鸟、海鲜等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对海洋生物的观察和对饮食文化的思考有关。宋代时期,海洋资源丰富,人们的饮食习惯逐渐多样化,诗人通过描绘海蛎等海味,反映了当时的饮食风俗和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食蛎房》不仅是一首描写海鲜的诗,更是一幅细腻的海洋生态画。诗中通过对蛎房的生长环境、外表特征和内部味道的描绘,展现了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与人们的饮食文化。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和细腻的描写,将蛎房的坚硬外壳与内在美味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自然界的奇妙与奥秘。

此外,诗中还隐含了对人类贪婪的思考。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了威胁,诗人对此表现出了一种无奈和忧虑。诗的最后一联提到对微小生物的忽视,表达了对生态保护的呼唤。整首诗通过对海鲜的细致描绘,折射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蛎房生海壖:蛎房生长在海边的岩石中。
  2. 坚顽宛如石:外壳坚硬如石。
  3. 其中储可欲:内部储存了美味的肉。
  4. 虽固必生隙:虽然外表坚固,内部却会有缝隙。
  5. 嵌岩各包藏:它们藏在岩石里,互相包裹。
  6. 碨䃁相附积:不断地积累在一起。
  7. 终逢霹雳手:最终被人用力打开。
  8. 妙若启扃鐍:就像打开了一个锁一样。
  9. 钻灼谅难堪:用力挖掘,难以抵挡其美味。
  10. 曷不吐馀沥:为何不将剩余的汁液吐出呢?
  11. 南庖富腥盘:南方的厨房中有丰富的海鲜。
  12. 岂惟此称特:不仅仅是蛎房称得上特别。
  13. 吞航大绝伦:吃下去的味道无与伦比。
  14. 梯脔万夫食:美味让众多食客满足。
  15. 针鳞九牛毛:细腻如牛毛的鱼鳞。
  16. 小嚼逾千百:轻轻咀嚼,超过千百种味道。
  17. 光螺晕紫斑:光滑的螺壳上有紫色斑点。
  18. 蠞膏湛金色:海蛤的肉呈现金色。
  19. 水母脆鸣牙:水母在水中发出脆响。
  20. 章举悬疣密:章鱼的触手紧密挂着。
  21. 乌黏力排奡:乌贼的黏力很强,难以捕捉。
  22. 贴石不可索:贴近岩石,难以索取。
  23. 妾鱼戏浮波:小鱼在水面嬉戏。
  24. 媚鲘雌雄匹:鲘鱼雌雄成对。
  25. 蟹躁辄横骛:蟹子躁动不安,横冲直撞。
  26. 鳖缩常畏出:鳖儿总是害怕露面。
  27. 车螯不服箱:螃蟹的钳子不愿被束缚。
  28. 马鲛非骏迹:马鲛鱼不是骏马的踪影。
  29. 江瑶贵一柱:江瑶的价值高如柱子。
  30. 嗟岂栋梁质:怎能与栋梁相比?
  31. 骨柔竞爱䱠:鱼骨柔软却受人喜爱。
  32. 多鲠鯯乃斥:多骨的鱼则被拒绝。
  33. 蚶虹鲑赤文:蚶和鲑鱼的肉色各异。
  34. 肉黑鱼之贼:黑色的肉如同鱼的盗贼。
  35. 鲦鲿鰋鲤鳗:各种鱼类的名字。
  36. 鳣鲔鳅鲂鲫:不同类型的鱼,种类繁多。
  37. 鳙庸而小:小而无用的鱼。
  38. 琐冗难尽述:琐碎繁杂的鱼类难以尽言。
  39. 包涵知海量:包罗万象,深知海洋的丰盈。
  40. 长养荷天德:长久培养天赐的德行。
  41. 贪生族类繁:贪恋生存导致种类繁多。
  42. 失地波涛窄:失去栖息地,海浪变得狭窄。
  43. 网罼人创祸:渔网造成的灾难。
  44. 甘鲜已为厄:美味的海鲜成了厄运。
  45. 纷然均可口:各种海味皆可口。
  46. 流品当别白:流行的海味应有所区别。
  47. 微物倘见知:微小的生物若能被了解。
  48. 捐躯不足惜:牺牲它们也不值得可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妙若启扃鐍”,将打开蛎房比喻作开启一扇门。
  • 拟人:如“妾鱼戏浮波”,让鱼显得有趣活泼。
  • 对仗:整首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海蛎及其他海鲜的细致描绘,展现了海洋生物的丰富多样,同时反映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诗人通过对美味的赞美,揭示了人类的贪婪与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呼唤对生态的重视。

意象分析

  • 蛎房:象征自然的馈赠和美味的源泉。
  • 海洋:代表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系统。
  • 食物:象征人类的欲望与贪婪。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食蛎房》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子翚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蛎房”是什么?

    • A. 鱼类
    • B. 贝类
    • C. 海藻
    • D. 虫类
  3. 诗中描述的食物给人的感觉是什么?

    • A. 酸涩
    • B. 甜美
    • C. 可口
    • D. 苦涩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 - 苏轼
  • 《江城子·密州出猎》 - 苏轼

诗词对比 对比刘子翚的《食蛎房》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刘子翚更侧重于对海鲜的细致描绘和人类对自然的反思,而苏轼则通过湖光山色体现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子翚生平及作品研究论文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悼亡四首 其二 悼亡四首 其一 得嘉鱼李西华兄弟书追忆雨苍 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之三 雨余小步 蝶恋花·湘水自分漓水下 玉楼春·白莲 初度口占·辛丑 清平乐·咏雨 书刺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耳刀旁的字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不虚此行 包含均的词语有哪些 石沉大海 莹润 竟自 乙字旁的字 母字旁的字 从规矩定方圆 寸阴是惜 镶金 穴宝盖的字 玉字旁的字 漂洗 黠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