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论俗十二首》

时间: 2025-04-26 07:56:57

诗句

扇马严内仗,貂珰侍宸阍。

哀哉里闾间。

刀阉逮鸡豚。

放麑识忠荩,毋卵著格言。

矧利肥甘躯,绝其孳息源。

难销爱欲心,物物天性存。

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

谁开口腹谋,无乃伤仁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6:57

论俗十二首

原文展示:

扇马严内仗,貂珰侍宸阍。
哀哉里闾间。刀阉逮鸡豚。
放麑识忠荩,毋卵著格言。
矧利肥甘躯,绝其孳息源。
难销爱欲心,物物天性存。
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
谁开口腹谋,无乃伤仁恩。


白话文翻译:

在华丽的马车和严密的护卫之间,貂皮的衣服侍奉在宫阍之内。
哀伤啊,这里的人间,刀刀阉割,逮捕鸡豚。
放任小牛,识忠义,千万不要只靠空泛的格言。
何况享受着肥美的身躯,绝断了它的生育源头。
难以消磨的爱欲之心,物质的本性依然存在。
逆情而行,气必逆,顺应自然生长才能繁盛。
谁在口中谋划,岂不是伤害了仁义的恩情?


注释:

  • 扇马:古代的马车,形容奢华。
  • 严内仗:内侍的护卫。
  • 貂珰:貂皮制成的饰物,象征富贵。
  • 刀阉:用刀阉割,形容对牲畜残忍的行为。
  • 放麑:放任小牛,指对动物的饲养。
  • 忠荩:忠贞的士人。
  • 毋卵著格言:不要光说空话。
  • 逆情气必戾:违背自然情理,必然遭到阻碍。
  • 顺化生乃蕃:顺应自然,才能繁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常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其作品多反映士人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风格严谨而深刻。

创作背景:在宋代,社会动荡,士人面对政治腐败与民生困苦,刘子翚通过此诗表达对世俗现象的批判与思考,强调应顺应自然法则,摒弃虚妄的追求。


诗歌鉴赏:

《论俗十二首》是一首深刻的社会批判诗,诗中通过描绘奢华的生活和对待动物的残忍,反映出一种对人性与社会现实的失望。开篇的意象如“扇马严内仗”和“貂珰侍宸阍”勾勒出一种华丽而又冷漠的宫廷生活,表面光鲜却暗藏悲哀。

接着,诗人引入“哀哉里闾间”的感叹,显示出在这种奢华背后,底层百姓的苦难和社会的残酷。对待鸡豚的“刀阉”,不仅是对动物的虐待,也暗示着人对人性的压迫。接下来“放麑识忠荩”则是对忠诚与空话的辩证,反映出对传统道德的质疑。

整首诗在揭露世俗腐败的同时,呼唤人们返璞归真,顺应自然法则。诗中“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的哲理,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不应失去本性与仁义。诗人以冷静的笔触,批判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伪,展现出一种深邃的思考和对人类未来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扇马严内仗:描绘奢华的场景,暗示宫廷的虚荣。
  2. 貂珰侍宸阍:表达对权贵的追随,流露出社会的等级分明。
  3. 哀哉里闾间:对平民苦难的感叹,形成强烈对比。
  4. 刀阉逮鸡豚:形象地揭示社会的残酷与人性冷漠。
  5. 放麑识忠荩:提倡忠诚,批评空泛的道德言辞。
  6. 毋卵著格言:劝诫人们不要空谈道德。
  7. 矧利肥甘躯:揭示物质享受的局限性。
  8. 绝其孳息源:警惕对生命的摧残。
  9. 难销爱欲心:反映人性中的欲望难以消磨。
  10. 物物天性存:强调自然法则的存在。
  11. 逆情气必戾:警示对抗自然的后果。
  12. 顺化生乃蕃:提倡顺应自然的繁荣之道。
  13. 谁开口腹谋:质疑谋取私利的行为。
  14. 无乃伤仁恩:指出这样的行为会伤害人际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社会现象比作华丽的外表,实际内里却充满悲哀。
  • 对仗:如“逆情气必戾,顺化生乃蕃”,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与力量。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对人性、对社会的深刻思考,批判了奢华与冷漠,呼唤人们回归自然、关爱他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扇马:象征奢华与权力。
  2. 刀阉:象征残忍与压迫。
  3. 忠荩:象征忠诚与信仰。
  4. 肥甘躯:象征物质享受。
  5. 仁恩:象征人际关系中的仁爱。

这些意象相互交织,构建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反思,反映出人性、道德与社会的复杂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扇马严内仗”中的“扇马”指什么? A. 马车
    B. 马匹
    C. 侍卫

  2. 诗中提到的“刀阉”主要指什么? A. 刺刀
    B. 牲畜的阉割
    C. 刀具的制作

  3. “逆情气必戾”的意思是什么? A. 逆天而行必遭报应
    B. 顺应自然才能繁荣
    C. 反对世俗必遭挫折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卖炭翁》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卖炭翁》相比,刘子翚的《论俗十二首》在主题上同样关注底层百姓的苦难,但刘子的表达更为直接,语气更为激烈,反映了对社会弊端的深层次思考,而白居易则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现社会问题,情感更为细腻。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研究》
  • 《刘子翚传》
  • 《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山后写望 小圃春日 又咏小梅 隐居秋日 城中书事 林间石 淮甸南游 寄耏门梁进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睹微知著 无一尘染 黄字旁的字 轻歌曼舞 漏绽 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鸟字旁的字 力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啸引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轻浪浮薄 深图远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色字旁的字 内外交困 沈年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