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和士特栽果十首·李》

时间: 2025-04-26 00:11:02

诗句

仙枝移傍小岩幽,答踏名推第一流。

曾向清波沈寒碧,甘瓜五色但轻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11:02

原文展示:

仙枝移傍小岩幽,
答踏名推第一流。
曾向清波沈寒碧,
甘瓜五色但轻浮。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地方,仙人的果树旁边摇曳着,仿佛在暗示着它的高贵和优雅。走在这片美丽的地方,仿佛是被推崇为最顶尖的存在。曾经在清澈的水波中沉浸,看到的只是那些五彩斑斓却略显浮华的甘瓜。

注释:

  • 仙枝:指的是神仙的果树,象征着高贵和美好。
  • 小岩幽:小山岩石的幽静之处,表达了环境的宁静和雅致。
  • 答踏名推:在名声的推崇下走出,意指高人一等。
  • 沈寒碧:指沉浸在清波中,寒意逼人,描绘出一种清凉的感觉。
  • 甘瓜五色:五颜六色的甘瓜,形象地表现了外表的繁华,却暗含轻浮之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子翚,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于世。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子翚的某次游历中,正值春夏之交,恰逢果树丰盈的季节,诗人借此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也借果树之美映射人事的浮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仙枝和甘瓜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繁华的反思。开头的“仙枝移傍小岩幽”让人感受到一种仙气缭绕的宁静,而“答踏名推第一流”则反映出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认同与追求。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在宁静与喧嚣之间形成鲜明的反差。

诗中“曾向清波沈寒碧”一句,描绘了一种在水中沉浸的美好意象,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仿佛可以感受到水的冰冷。这种清澈的自然景象,似乎在与后文的“甘瓜五色但轻浮”形成对照,展现出诗人对世俗华丽的质疑和对自然本真之美的向往。

整首诗在字面上简洁明了,但在意象和情感的交织中,却流露出深刻的哲理思考,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仙枝移傍小岩幽:描绘仙果树依偎在小岩石旁,暗示其高贵和幽雅的环境。
  2. 答踏名推第一流:在名声的推崇下走出,表现出一种自信与骄傲。
  3. 曾向清波沈寒碧:曾经在清澈的水中沉浸,感受到寒意,体现出一种清新和孤独的境界。
  4. 甘瓜五色但轻浮:五彩斑斓的甘瓜乍看美丽,但却显得浮华,寓意对表面繁华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仙枝与甘瓜的对比,形象化地展现了诗人对美与浮华的思考。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对称,增添了音乐感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及对浮华的质疑,展现了对自我价值的思考,传达了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枝:象征高尚与美好。
  • 小岩幽:代表宁静和雅致的环境。
  • 清波:象征清澈的心灵与思维。
  • 甘瓜五色:象征浮华与表面的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仙枝”象征什么? A. 平凡
    B. 高贵
    C. 普通

  2. 诗中“甘瓜五色但轻浮”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看法? A. 自然
    B. 浮华
    C. 友谊

  3. 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哀伤
    C. 清新与反思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整体风格与刘子翚的作品在意象和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王维的诗更多体现对自然的融入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山郭风雨朝霁怅然秋思 彭州萧使君出妓夜宴见送 忆江南旧游二首 乾元初,严黄门自京兆少尹贬牧巴郡…十四韵刻于石壁 酬彭州萧使君秋中言怀 山寺题壁 野望二首 郡中即事三首(一作《玩荷花》) 春望 雪窦禅师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混水摸鱼 黑字旁的字 包含主的词语有哪些 四点底的字 遗卷 谋克 夙兴昧旦 言出祸随 手字旁的字 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茅锡土 切理厌心 甘字旁的字 包含败的成语 责辩 满勤 尣字旁的字 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