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武帝问日{左石右单}》

时间: 2025-04-26 03:44:08

诗句

汉朝人物尽英奇,武帝招延盛一时。

拒谏不能容汲直,托孤何至用胡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4:08

原文展示:

汉朝人物尽英奇,
武帝招延盛一时。
拒谏不能容汲直,
托孤何至用胡儿。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英雄人物众多,
武帝召集了当时的盛世人物。
他拒绝谏言,无法容忍汲直的直言,
托孤之事怎么会用胡人呢?

注释:

  • 汉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一个重要朝代。
  • 武帝: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位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
  • 汲直:指汲道直,汉代著名直言之士。
  •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通常指匈奴等外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明道,世称“刘明道”,以诗词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汉武帝时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才管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时代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皇权的专制。诗中开头提到“汉朝人物尽英奇”,显示了汉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盛况。然而,紧接着的“武帝招延盛一时”则揭示了汉武帝的政治策略,虽然他聚集了众多人才,但却未能听取忠言,表现出专制与排斥异见的倾向。诗人通过提及“拒谏不能容汲直”,暗示当时忠臣直谏的无用与被迫害。最后一句“托孤何至用胡儿”则表达了对汉武帝用外族托孤的不满,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失望。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汉朝人物尽英奇”:描绘了汉代的英雄人物众多,生机勃勃。
    2. “武帝招延盛一时”:指出汉武帝的盛世背景下,对人才的尊重与需求。
    3. “拒谏不能容汲直”:揭示武帝拒绝忠言,排斥直言不讳的人士。
    4. “托孤何至用胡儿”:感慨武帝在国家危难时将权力托付给外族,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汉朝人物与武帝的专制)、反语(用胡儿反映对政权的不满)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政治专制的批判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汉朝人物”: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人才的汇聚。
  • “武帝”:象征皇权的专制与绝对。
  • “汲直”:象征忠臣与直谏者。
  • “胡儿”:象征外族与不安定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汉武帝在诗中被描述为: A. 聪明的统治者
    B. 拒绝忠言的专制者
    C. 忍受谏言的明君

  2. “托孤何至用胡儿”中“胡儿”指的是: A. 汉朝的忠臣
    B. 外族的统治者
    C. 诗人的好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子翚的《武帝问日》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的批判,但刘诗更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而杜诗则更多展现了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陈太丘与友期 / 期行 嘉禾寺见亡友王七题壁 赋得路旁一株柳送邢校书赴延州使府 送人流贬 塞下曲·其一 夜上西城听梁州曲二首 送诸暨王主簿之任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元夕应人求题酒肆镫 挽曹泰宇居士三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旡字旁的字 山观 责赕 龠字旁的字 策驽砺钝 人情世态 忮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通盘酬算 动眼神经 判决 包含览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针尖对麦芒 峻命 身字旁的字 包含靴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呼来喝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