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1: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1:44:52
晨兴访萧寺,爽气清如沐。
坐看雨离山,飞阴断平陆。
归途阻夕涨,伫立惊幽独。
曳杖听残钟,却寄僧坊宿。
早晨起身去拜访萧寺,清爽的空气仿佛沐浴了一般。坐在这里看雨水从山上流下,乌云在平原上分散。归途被涨水阻挡,站在这里惊讶于这静谧的孤独。拖着拐杖聆听残余的钟声,却决定在僧舍过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子翚(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以山水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自然而生的情景,表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晨兴》创作于诗人一次清晨行走的经历中,描绘了晨间的宁静和自然之美,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思考。
《晨兴》是一首描绘清晨山水景色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的思考。开篇的“晨兴访萧寺”,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新脱俗的气息,萧寺不仅是一个空间的存在,更是诗人内心宁静世界的象征。紧接着的“爽气清如沐”更是通过生动的比喻,传达了清晨空气的清新与舒适,令人仿佛置身于那样的环境中。
诗中的“坐看雨离山,飞阴断平陆”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雨水从山中流淌而下,乌云在空中游弋,形成了动态的自然景象。这里的“飞阴”与“断平陆”二者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变化多端,也寓意人生的起伏无常。
而“归途阻夕涨,伫立惊幽独”则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静谧展现得淋漓尽致,夕阳下的涨水阻碍了归途,诗人不得不停下脚步,感叹这片刻的宁静。最后一句“曳杖听残钟,却寄僧坊宿”,既是对即将到来的夜晚的接受,也暗示了诗人对僧舍生活的向往,寻求心灵的安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展现了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给人以深思和启迪。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对孤独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追求与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晨兴”指的是什么时间?
诗中提到的“飞阴”是指?
诗人选择在何处过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