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2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27:00
留侯美好如妇人,
五世相韩韩入秦。
倾家为主合壮士,
博浪沙中击秦帝。
脱身下邳世不知,
举国大索何能为。
素书一卷天与之,
谷城黄石非吾师。
固陵解鞍聊出口,
捕取项羽如婴儿。
从来四皓招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
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绛灌疑。
留侯的美好宛如女子,
五世相传的韩国却被秦国吞并。
为了大义倾家荡产,号召壮士,
在博浪沙中发起对秦帝的攻击。
他在下邳隐姓埋名,世人却不知,
举国上下大搜捕又能怎样?
只凭一卷素书,上天就赐予他这才能,
谷城和黄石的隐士并非我的老师。
在固陵解下马鞍聊以出行,
捕捉项羽就像抓住婴儿一样简单。
从古至今,四皓也不能被招募,
我却甘愿舍弃商山的芝草。
洛阳的贾谊才华平庸,
只让人空生疑虑。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宋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主张变法,推动社会改革,提倡以文治国,强调文学与政治的结合。
《张良》是王安石在政治生涯和文化思索中所作,旨在表达对历史人物张良的崇敬,及对当时政治的反思。王安石以张良的智慧和才华为例,强调了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作用。
王安石的《张良》通过对张良生平的回顾,展示了历史人物在政治变革中的重要性。诗中,留侯张良被比作美丽的女子,既强调了其智谋的出众,也隐含了对其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张良倾家为主、在博浪沙中刺杀秦帝,彰显了其为国捐躯的精神。通过“素书一卷”并非师承谷城、黄石,表现了张良的独立思考与超凡脱俗的智慧。此外,王安石对贾谊的评价也反映了他对才能与德行的标准,强调真正的才华应具备深厚的历史见识与广博的胸襟。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历史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深邃的历史观与人生观。
整首诗通过对张良生平的描绘与反思,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才华的深刻思考,强调忠诚、智慧与勇气在历史中的重要性。
《张良》的作者是谁?
张良在哪个地方发起对秦帝的攻击?
“素书一卷”指的是什么?